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藩阃在词典中的解释
fānkǔn

藩阃

拼音fān kǔn

注音ㄈㄢ ㄎㄨㄣˇ

繁体

基本解释

  • (1).犹藩垣。指藩镇等藩卫国土的封疆大吏。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叙画之兴废》:“并列藩閫,齐居台衡。”《旧唐书·崔昭纬传》:“内结中人,外连藩閫,属朝廷微弱,每託援以凌人主。”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今之藩镇,即古之诸侯;在其地,则于衙门;及罢,守藩閫,虽爵位崇高,亦不许列于私第。”参见“ 藩垣 ”。
    (2). 明 清 时布政司之别称。 明 于谦 《高金宪挽诗序》:“ 山西 僉宪 高君 ,以疾卒于官,同寅暨藩閫诸公与 晋阳 士大夫咸为诗以哀挽之。” 明 凤尹岐 《送兄广东参政应奎》诗:“价人藩閫寄旬宣, 五岭 南行远著鞭。”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宫室·藩阃》:“玉堂遗范,制受幢之荣,分藩閫之寄。”自注:“布政司。”

基本含义

  • 指边防军队士兵,也用来形容边防军队的防御体系。

详细解释

  • 藩阃是古代中国的一个词语,由两个字组成。藩指边境,阃指关隘。藩阃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十二年》中,用来描述边境地区的军队和防御体系。后来,藩阃逐渐演变为指代边防军队士兵的成语。

使用场景

  • 藩阃一词常用于描述军队和防御体系,可以用来形容边境地区的军事力量和防御设施。也可以用来比喻坚固的防御体系或者勇敢无畏的军人。

故事起源

  • 藩阃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十二年》中,用来描述春秋时期晋国与齐国之间的边境防御体系。在古代,边境地区常常会有军队驻守,以保卫国家的疆土安全。藩阃一词由此而来。

成语结构

  • 藩阃由两个字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边防部队是国家的藩阃,保卫着祖国的疆土安全。2. 这个城市的防御体系堪称一座坚固的藩阃。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这个成语。可以将藩阃联想成边境地区的军队士兵,他们守卫着国家的疆土,就像是一道坚固的防线。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边防军队和防御体系的知识,了解古代中国的边境防御策略和军事力量的组成。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边防军队是保护我们国家的藩阃。2. 初中生:这个城市的防御体系就像一道坚固的藩阃,保护着我们的安全。3. 高中生:边境地区的藩阃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拆字解意

藩阃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