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辞曹在词典中的解释
cáo

辞曹

拼音cí cáo

注音ㄘㄧˊ ㄘㄠ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官名。 东汉 始置,主管辞讼。《后汉书·百官志一》:“辞曹主辞讼事。”《后汉书·陈宠传》:“ 昱 高其能,转为辞曹,掌天下狱讼。” 李贤 注引《续汉志》:“三公掾属二十四人,有辞曹,主讼事也。”
    (2). 晋 羊祜 都督 荆州 诸军事,镇 襄阳 ,甚得民心。既卒,州人避其讳,改呼户曹为辞曹。户与祜谐音。《晋书·羊祜传》:“ 荆州 人为 祜 讳名,屋室皆以门为称,改户曹为辞曹焉。”参见“ 户曹 ”。

基本含义

  • 指辞去官职,离开朝廷。

详细解释

  • 辞曹是指官员主动辞去官职,离开朝廷。这个成语中的“辞”是指辞去,离开的意思,“曹”是指朝廷、政府。辞曹可以指官员因为某种原因,如政策变动、个人原因等,选择辞去官职,不再从事官方工作。

使用场景

  • 辞曹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官员主动辞职离开朝廷的情况。同时,它也可以用来比喻离开某个机构或团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辞曹来形容某人辞去工作,离开公司或组织。

故事起源

  • 辞曹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官场。在古代,官员可以选择辞去官职,离开朝廷。有些官员因为政策变动、个人原因等,选择辞去官职,不再从事官方工作。这个成语形容了官员主动选择离开朝廷的情况。

成语结构

  • 辞曹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辞”是动词,表示离开、辞去的意思;“曹”是名词,表示朝廷、政府的意思。

例句

  • 1. 他因为政策不合,选择辞曹离开了政府部门。2. 这位官员因为个人原因,决定辞曹离开朝廷。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辞曹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官员在朝廷中工作,然后突然辞去官职,离开朝廷,这样就能够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官场有关的成语,如“宦海风波”、“官样文章”等,来加深对中国古代官场文化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爸爸决定辞曹,不再当老师了。2. 初中生:这位官员因为工作不顺利,选择辞曹离开政府部门。3. 高中生:他因为个人原因,决定辞曹离开朝廷,追求自己的梦想。

拆字解意

辞曹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