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疏莽在词典中的解释
shūmǎng

疏莽

拼音shū mǎng

注音ㄕㄨ ㄇㄤˇ

繁体

基本解释

  • 粗率鲁莽。 明 袁宗道 《巡抚福建右副都御史传野司公墓志铭》:“媿余当时酬答疏莽,不能秋毫有所助发。”

基本含义

  • 疏忽大意,粗心大意

详细解释

  • 疏莽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或态度粗心大意、不细心。这个成语常常用来批评那些做事不够仔细、不够细心的人。

使用场景

  • 疏莽通常用于批评或警示他人不要粗心大意、不要疏忽大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疏莽来形容那些经常犯错、不重视细节的人。

故事起源

  • 疏莽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昭公二十七年》。故事讲述了一个叫鲍疏的人因为疏忽大意而给国家带来了危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时刻保持警觉,不要因为粗心大意而犯错。

成语结构

  • 疏莽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疏”表示粗心、不细心,第二个字“莽”表示大意、不谨慎。

例句

  • 1. 他在考试中犯了很多低级错误,真是太疏莽了。2. 他因为疏莽的行为而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机会。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走在路上,不小心踩到了一个疏忽大意的陷阱,摔倒在地的场景,以此来记忆疏莽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形容粗心大意的成语来扩展对这个主题的理解,如“粗心大意”、“大意失荆州”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疏莽地把作业本忘在家里了。2. 初中生:他因为疏莽的错误答案而被老师批评了。3. 高中生:她因为疏莽大意,错过了一个重要的考试机会。4. 大学生:他在实验室里疏莽地操作,导致实验失败了。

拆字解意

疏莽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