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矫舌在词典中的解释
jiǎoshé

矫舌

拼音jiǎo shé

注音ㄐㄧㄠˇ ㄕㄜˊ

繁体

基本解释

  • 翘舌。一种发声口形。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夫商徵响高,宫羽声下;抗喉矫舌之差,攒脣激齿之异,廉肉相準,皎然可分。”

基本含义

  • 指人能够控制自己的舌头,避免说出不应该说的话,形容人言辞谨慎。

详细解释

  • 矫舌是由“矫”和“舌”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矫,意为纠正、修正;舌,指人的舌头。矫舌的含义是指人能够纠正自己的言辞,避免说出不应该说的话,表现出谨慎和克制。

使用场景

  • 矫舌一词常用于形容人言辞谨慎、慎重,尤其是在言语场合中控制自己的言辞。例如,在重大会议上,领导人要矫舌,避免说出引起误解或争议的言辞。

故事起源

  • 矫舌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襄公二十二年》。故事中,齐国的大夫晏婴因为说话不慎而得罪了国君,被国君处死。后来,晏婴的弟弟晏平仲在各种场合都非常谨慎地控制自己的言辞,以免重蹈兄长的覆辙。因此,人们用“矫舌”来形容说话谨慎、慎重。

成语结构

  • 矫舌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矫”是动词,“舌”是宾语。

例句

  • 1. 在重要场合,领导人必须要矫舌,避免说出冒犯他人的话语。2. 他是一个非常矫舌的人,从来不会说出伤人的话。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矫舌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说话时,舌头像被绳子纠正一样,保持谨慎和克制的状态。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成语“矫枉过正”,它意为纠正过分偏颇的行为或言辞。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矫舌,不要说脏话。初中生:面对争议,我们应该矫舌,以理性的方式表达观点。高中生:领导人在外交场合要矫舌,避免引起国际纷争。大学生:作为一名公众人物,我们应该矫舌,以言行一致树立良好形象。

拆字解意

矫舌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