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白穴
拼音yáng bái xué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阳白穴 yáng bái xué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前额部,当瞳孔直上,眉上1寸。取穴时患者一般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的姿势,阳白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上方,离眉毛上缘约二厘米处。
解剖:在额肌中;有额动、静脉外侧支;布有额神经外侧支。
主治疾病:头痛,目眩,目痛,外眦疼痛,雀目。对于三叉神经痛、眼睛疲劳等病征的治疗都有显著的效果。
人体穴位配伍: 配太阳穴、睛明穴、鱼腰穴治目赤肿痛、视物昏花、上睑下垂。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足太阳、阳维之会。
穴义:胆经的湿冷水气在此吸热后胀散。
名解
(1)阳白。阳,天部也,气也。白,明亮清白也。该穴名意指胆经的湿冷水气在此吸热后胀散。本穴物质为本神穴传来的天部湿冷水气,由于在下行的过程中不断吸热,水湿之气还未进入本穴就己受热胀散化为阳热风气并传输于头之各部,穴内的天部层次变得明亮清白,故名。
(2)足少阳阳维之会。本穴吸热胀散的阳热风气不光上传本经的头临泣穴,同时亦外走阳维脉,故本穴为足少阳阳维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干爽的阳气。
运行规律:一是循胆经上传头临泣穴,二是外走阳维脉。
功能作用:生气壮阳。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基本含义
- 指人体的脑门。
详细解释
- 阳白穴是中医学中的穴位名称,位于头部正中线上,前发际正中,即人体的脑门。成语“阳白穴”用来形容人的脑门,也可以用来比喻人的智慧和才智。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智力或才智。可以用于赞美别人聪明、机智,也可以用于讽刺别人愚笨、无知。
故事起源
- 阳白穴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穴位,所以在成语中也被引用。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明确的故事,但它的使用已经有很长的历史。
成语结构
- [名词] + [名词]
例句
- 1. 他的阳白穴真大,一看就知道是个聪明人。2. 小明的阳白穴小,可能是个不太聪明的人。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中医学中其他穴位的关联来记忆这个成语。例如,阳白穴位于头部的正中线上,可以与中医学中的其他穴位如百会穴、印堂穴等进行联系,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医学中的穴位和其它相关的成语。同时,了解更多与智慧和才智相关的成语,扩大词汇量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我妈妈的阳白穴很大,她会教我很多东西。2. 小学生:老师的阳白穴真大,她总是能解答我们的问题。3. 初中生:他的阳白穴小,数学成绩总是不好。4. 高中生:她的阳白穴很大,思维敏捷,总是能够迅速解决问题。5. 大学生:他的阳白穴小,虽然学习努力,但思维方式有时不够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