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延
拼音yú yán
注音ㄧㄩˊ ㄧㄢˊ
繁体
基本解释
犹通连。 汉 张衡 《西京赋》:“重闺幽闥,转相逾延。”一本作“踰延”。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纵横踰延,各有攸注。”
基本含义
- 超过规定的时间,延迟。
详细解释
- 逾延是一个动词短语,指的是超过规定的时间,延迟做某事。它常常用来形容违背约定或拖延时间的行为。
使用场景
- 逾延一词常用于描述违反约定或延迟做事的情况,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场景,如工作、学习、约会等。
故事起源
- 逾延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讲述了淮阴侯刘邦与项羽之间的故事。当时,刘邦与项羽约定在某地会合,但刘邦一直没有按时到达。项羽为此感到非常愤怒,认为刘邦违背了约定,故而使用了“逾延”一词来形容刘邦的行为。
成语结构
- 逾延是由“逾”和“延”两个汉字组成的,其中,“逾”意为超过,超越;“延”意为延长,拖延。
例句
- 1. 我们约好了九点见面,你为什么总是逾延不到?2. 他的工作总是逾延,导致项目进度拖慢了。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逾延”两个字的发音和意义,将“逾”联想为“鱼”,而“延”联想为“延长”。想象一条鱼在游过一个延长的河流时,却一直超过了预定的时间,从而形成了“逾延”的意象。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了解和学习与逾延相关的成语,如“逾矩”、“逾越”等。这些成语都与超过、超越相关,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逾延这个词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因为逾延交作业,被老师批评了。2. 初中生:他考试前一晚才开始复习,导致时间逾延,成绩不理想。3. 高中生:学生会的活动筹备工作因为某些原因逾延了,需要加快进度。4. 大学生:他因为逾延选课,导致没有选上心仪的课程。5. 成年人:公司的项目因为一些问题逾延了,需要加班赶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