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控诉在词典中的解释
kòng

控诉

拼音kòng sù

注音ㄎㄨㄙˋ ㄙ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 [释义]
    (动)向有关机关或公众陈述受害经过,请求对于加害者做出法律的或舆论的制裁。
    [构成]
    偏正式:控〔诉
    [例句]
    控诉旧社会。(作谓语)

近义词

  • 控告、指控

英文翻译

  • 1.accuse; denounce; make a complaint against

详细解释

  • ◎ 控诉 kòngsù
    (1) [appeal;state]∶申诉;陈述
    空教我有情难控诉
    (2) [accuse;condemn]∶向有关机关或公众陈述受害经过、受害事实
    控诉四人帮
    亦作“ 控愬 ”。1.申诉;陈述。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百姓喁喁,无所控诉,咎尽在 辅 。” 宋 王安石 《乞罢政事第三表》:“伏望皇帝陛下……俯从控愬,实允询谋。”《金瓶梅词话》第三八回:“情疏鱼雁杳,空教我有情难控诉。” 梁启超 《俄罗斯革命之影响》二:“一八二五年, 尼古剌第一 即位,行絶对严酷之专制政治,有‘铁沙’之名,人民益颠沛无所控愬。”
    (2).向有关的人或部门告发;向公众申诉自己受害事实。《元典章·刑部十五·越诉》:“人民词讼之剧,多有不候本路归结,越经省府按察司控诉。” 明 王廷相 《送丰洲蔡先生巡抚山东序》:“夫吏据乎势者也,民制於势者也,势之所在,无往不压,虽强梁者不敢於控愬,而况衰弱之民乎?” 清 薛福成 《上曾侯相书》:“凡州县被民控愬者,大率多以门丁为辞,则其横可得而知也。” 巴金 《<家>后记》:“对祸国殃民的‘四人帮’,我再一次提出我的控诉。”

基本含义

  • 指公开指责、揭发别人的过错或罪行。

详细解释

  • 控诉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控”字表示指责、揭发,而“诉”字表示告发、控告。控诉一词通常用于指公开揭发或指责别人的过错或罪行,以达到让人知错、改错的目的。

使用场景

  • 控诉一词常用于法律、社会公正等领域,用于描述对犯罪行为的揭发和控告,或对不公平、不正义行为的抨击和指责。除此之外,控诉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用于表达对他人不当行为的批评和谴责。

故事起源

  • 《战国策·齐策三》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大夫田忌在赛马比赛中使用计谋,最终战胜了强大的楚国。这个故事中的“控诉”一词,原本是指田忌通过计谋掌握了比赛的主动权,揭发了楚国的弱点,最终获得了胜利。后来,这个词逐渐演变成了指责、揭发他人的过错或罪行的意义。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

例句

  • 1. 他控诉了那个腐败官员的贪污行为。2. 她勇敢地控诉了性骚扰她的同事。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控诉”这个成语和揭发别人的过错或罪行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在控诉别人的同时,也在维护公正和正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揭发和指责相关的成语,如“揭竿而起”、“揭秘”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控诉小明偷我铅笔盒。2. 初中生:他控诉了那个同学在考试中作弊。3. 高中生:她控诉了那个老师对学生进行体罚。4. 大学生:我们应该勇敢地控诉社会上的不正义行为。5. 成年人:我决定控诉那个公司的违法行为,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