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观
拼音bǎi lín guān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柏林观地处麦积区伯阳镇兴仁村,距天水市区80公里,因此观建于山巅,山上遍植柏树而得名。渭水在流经这里时,划了一个大圈,把柏林观圈在正中央,山的一角直伸渭水河畔,人称“龙”嘴子,滚滚渭水接“龙嘴”而下。山川交汇,成太极图状。龙身龙尾向北沿伸至关山脚下。传说龙虎同时到渭河饮水,虎被龙惊吓,后缩成雄伟的虎头山(在伯阳镇),而龙山即柏林观建观之山。
相传老子收尹喜为弟子,师徒翻山,经今清水陇东乡教化沟到达尹喜故乡尹道寺暂居。一日,观其南,紫气升腾,烟霞缭绕,便顺溪而下至今兴仁村,见此处山形地貌非凡,便结草为庐,修炼讲经。时渭水为潭,水怪出没,便率民凿开“龙嘴”引水东流,制服妖怪。后来,老子与尹喜在“龙背”炼丹修行著书立说,传授他练气吐纳之法和道德经五千言,且喜数年,岁稔时丰。人们为怀念老子,便取地名为伯阳渠(老子字伯阳),在“龙背”建老子庵,尊神祭祀,至今讲经台炼丹炉残址犹存。
唐太宗尊老子为太上始祖,追封为太上玄元皇帝,致全国大兴土木建造道观。由于伯阳桃上贡朝廷,皇上恩施万斤铁钟一口,上铸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八卦,四周筑城墙,建戏台、钟楼、鼓楼、城门、山门。清乾隆五十九年,秦州府督修全观。道光十年重建老君殿。民谚云:柏林观,八柏三石九座殿。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天水大地震,庙宇多倒塌,当地民众坚持修复保护。此观后遭浩劫,千年古柏砍伐,尤其一株春秋古柏,相传为老子亲植,也未免斧砍。古树古物荡然,现仅存清康熙时大匾3块。近年,当地群众在旧址上又建起三清观,塑像壁画,初具规模。每年法会,吸引周围上万群众。
基本含义
- 形容一个人看得很远,见识广博。
详细解释
- 柏林观是由“柏林”和“观”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柏林是一种树木,象征着高大、茂盛。观在这里表示“看”、“观察”。柏林观指的是一个人的眼光高远,能够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有深厚的学问和见识。
使用场景
- 柏林观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眼界开阔,见多识广,具备深刻的学问和见识。可以用来夸奖他人的学识渊博、见识广博。
故事起源
- 关于柏林观成语的故事并不明确,但它可能与古代中国的文化有关。柏林是一种高大的树木,在古代文化中被视为象征着高尚和博学的象征。因此,柏林观的含义也与这种象征有关。
成语结构
- 柏林观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名词“柏林”和动词“观”组成。
例句
- 1. 他是一位柏林观的学者,对各种学科都有着深入的研究。2. 她的柏林观让她在职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柏林观”与高大的柏林树联系起来,形象地表达一个人的眼界开阔、见识广博。可以想象自己站在柏林树下,俯视整个世界,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对柏林观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其他成语,如“目不识丁”、“兔死狐悲”等等。这些成语都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通过学习它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要像柏林观一样,努力读书,才能有更广阔的知识世界。2. 初中生:我爸爸是一位柏林观的人,他经常给我讲很多有趣的故事和知识。3. 高中生:我希望通过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名柏林观的学者,为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