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性命在词典中的解释
xìngmìng

性命

拼音xìng mìng

注音ㄒㄧㄥˋ ㄇㄧㄥˋ

繁体

基本解释

  • ◎ 性命 xìngmìng
    [life] 指生物的生命
    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出师表》
    偷性命。——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身心性命。——清· 刘开《问说》

近义词

  • 生命、人命

英文翻译

  • 1.life

详细解释

  • (1). 中国 古代哲学范畴。指万物的天赋和禀受。《易·乾》:“乾道变化,各正性命。” 孔颖达 疏:“性者,天生之质,若刚柔迟速之别;命者,人所禀受,若贵贱天寿之属也。” 朱熹 本义:“物所受为性,天所赋为命。” 五代 齐己 《酬元员外见访》诗:“《易》中通性命,贫里过流年。” 宋 明 以来理学家专意研究性命之学,因以指理学。 宋 陈亮 《上孝宗皇帝第一书》:“举一世安于君父之讎,而方低头拱手以谈性命,不知何者谓之性命乎!” 郑观应 《盛世危言·学校》:“所拘者又復高谈性命,衍説仁义,细析毫芒,而至于钱穀财赋之事,茫然罔晓也。”
    (2).生命。《荀子·哀公》:“故知既已知之矣……则若性命肌肤之不可易也。” 三国 蜀 诸葛亮 《出师表》:“苟全性命於乱世,不求闻达於诸侯。” 唐 韩愈 《东都遇春》诗:“譬如笼中鸟,仰给活性命。” 曹禺 《雷雨》第二幕:“ 蘩漪 :自从我把我的性命、名誉,交给你,我什么都不顾了。”
    (3).本性。《西湖佳话·孤山隐迹》:“所谓隐者,盖谓其人之性情,宜於幽,洽於静,癖好清閒,不欲在荣华富贵中,汩没性命。”

基本含义

  • 指生命,指人的生存与存在。

详细解释

  • 性命一词是由“性”和“命”两个字组成。其中,“性”指人的生理特征和性格特点,“命”指生命的存在和命运。成语“性命”表示一个人的生命,强调生存和存在的重要性。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成语“性命”来形容生命的脆弱、珍贵或者面临危险的情况。比如,当我们遇到危险的时候,可以说“我为了保护自己的性命,做出了逃跑的决定”。

故事起源

  • 成语“性命”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七年》一书中。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子贡的人在昭公的宴席上遇到了危险。他的性命受到威胁,但最终他通过聪明才智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这个故事中的“性命”一词逐渐演变成了成语。

成语结构

  • 成语“性命”由两个字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为了保护自己的性命,学会了一些自卫术。2. 她在车祸中幸存下来,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伤及了自己的性命。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生命相关的场景或者个人经历来记忆成语“性命”。例如,想象自己面临危险的时候,如何保护自己的性命,这样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生命相关的成语,如“生死未卜”、“生死关头”等,以扩展对生命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爱护小动物,因为它们也有自己的性命。2. 初中生:面对考试失败的压力,我意识到要更加珍惜自己的性命,不再随意放纵。3. 高中生: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要为自己的性命做出明智的选择,不被外界的诱惑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