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疾
拼音dùn jí
注音ㄉㄨㄣˋ ㄐ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隐藏的疾病。《云笈七籤》卷三二:“凡脚汗勿入水,作骨痺,亦作遁疾。”
基本含义
- 指逃避或躲避疾病。
详细解释
- 遁疾是由“遁”和“疾”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遁”意为逃避、躲避,“疾”意为疾病。遁疾的基本含义是指逃避或躲避疾病,表示身体健康,没有患病的意思。
使用场景
- 遁疾一般用于形容个人身体健康,没有受到疾病的困扰。可以用于夸奖他人身体健康,也可以用于形容自己没有生病。
故事起源
- 遁疾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二十一年》中。故事讲述的是齐国的公子重耳因为政治原因被迫流亡他乡,但他在流亡期间一直保持身体健康,没有生病。后来,重耳回到齐国并成为齐国君主,得以复国。因此,人们用“遁疾”来形容他在流亡期间的身体健康。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 1. 他身体一直很好,真是遁疾啊!2. 她每天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真是遁疾之身。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遁疾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快速逃离疾病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健康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例如“身体健康”、“强壮”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都运动,希望能够遁疾。2. 初中生:他的身体一直很好,真是遁疾之人。3. 高中生:在这个疫情期间,我们要做好个人防护,遁疾远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