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诓语在词典中的解释
kuāng

诓语

拼音kuāng yǔ

注音ㄎㄨㄤ ㄧㄩˇ

繁体

基本解释

  • 谎言。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四:“ 郝公 一代忠臣,岂肯作誆语者?” 清 李伯元 《南亭笔记》卷十一:“ 乔 故作諛词曰:‘诸君将来各有千秋, 树枬 生平不打誆语。’”

基本含义

  • 指以欺骗、撒谎等手段来迷惑或愚弄他人的言语。

详细解释

  • 诓语是一个汉字词语,由“诓”和“语”两个字组成。诓意为欺骗、愚弄,语指言语、话语。合在一起,表示用言语欺骗他人的行为。

使用场景

  • 诓语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种言语行为具有欺骗、愚弄他人的特点。可以用于描述朋友之间开玩笑、娱乐节目中的恶作剧,或者某人故意说谎欺骗别人等情况。

故事起源

  • 《庄子·秋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男子惯于说谎,他的邻居们都不相信他的话。有一天,他在路上遇到了一位朋友,朋友问他:“你家的牛是不是真的会说话?”男子回答:“是的,我家的牛会说话。”朋友不信,于是两人一起回到男子家,男子拿着一把斧子走到牛面前说:“你快说话,否则我就要砍你了!”牛不敢说话,男子笑着对朋友说:“你看,我家的牛真的会说话。”朋友们看到这一幕,纷纷被男子的诓言所愚弄,从而形成了“诓语”的成语。

成语结构

  • 诓语属于形容词+名词结构的成语。

例句

  • 1. 他常常用诓语来哄骗小孩子。2. 别被他的诓语给骗了,他经常说谎。

记忆技巧

  • 可以用“诓言”来记忆这个成语,因为“诓语”可以理解为“诓言”的意思。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与欺骗、愚弄相关的成语,如“欺世盗名”、“弄巧成拙”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用诓语骗了我一块糖果。2. 初中生:她常常用诓语来戏弄同学。3. 高中生:他的诓语让我差点上当受骗。4. 大学生:我们之间的玩笑都是无伤大雅的诓语。5. 成年人: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诓语,要保持警惕。

拆字解意

诓语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