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戒
拼音diǎn jiè
注音ㄉㄧㄢˇ ㄐㄧㄝ ˋ
繁体
基本解释
可为规范的戒条。 晋 潘岳 《寡妇赋》:“遵义方之明训兮,宪女史之典戒。”
基本含义
- 警示、告诫。
详细解释
- 典戒是由“典”和“戒”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典指训诫、规范,戒指告戒、警示。典戒的意思是通过训诫和警示来教育人们,使其警惕并避免犯错。
使用场景
- 典戒常用于教育和劝诫的场合,用来提醒人们要谨慎行事,遵守规章制度,避免犯错误。
故事起源
- 典戒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在古代,君王和贵族会设立一些规章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和言谈举止。如果有人违反了这些规定,就会受到严厉的训诫和惩罚。典戒这个成语就是形容这种训诫和警示的作用。
成语结构
- 典戒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失败给我们敲响了一记典戒,提醒我们要谨慎行事。2. 这个故事是一个典戒,告诫我们要遵守规则,不要违法乱纪。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典戒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智者拿着一把戒尺,对人们进行训诫和警示。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典型、戒律等,进一步拓展对典戒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典戒的课,告诉我们要遵守校规。2. 初中生:这个故事是一次典戒,提醒我们要遵守社会的法律法规。3. 高中生:大学生们遭到校纪校规的典戒,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