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慊
拼音chéng qiè
注音ㄔㄥˊ ㄑㄧㄝ ˋ
繁体
基本解释
赤诚的心意。 南朝 梁 陶弘景 《与武帝论书启》:“伏愿圣慈,照録诚慊。” 唐 陈子昂 《谏用刑书》:“臣伏覩陛下圣德聪明,游心太古,将制静宇宙,保乂黎人,发号施令,出於诚慊。”
基本含义
- 真诚和谦虚
详细解释
- 诚慊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诚指真实、真诚,慊指谦虚、谦逊。诚慊表示一个人言行真实、态度谦虚、不骄傲自满的品质。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一个人的品德、态度或行为。可以用来赞美一个人真诚谦虚的态度,也可以用来提醒他人要保持真实谦虚的品质。
故事起源
- 《汉书·艺文志》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的是齐国有个叫做季慊的人,他非常谦虚守信,以至于人们都称他为“诚慊”。后来,人们就用“诚慊”来形容一个人真诚谦虚的品质。
成语结构
- 成语“诚慊”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 1. 他对人真诚谦逊,是个很有诚慊的人。2. 在工作中,我们要保持诚慊的态度,不骄傲自满。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诚实谦虚的人,他总是真诚地对待他人,同时也非常谦虚。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真诚、谦虚相关的成语,如“真诚相待”、“谦虚谨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向大家学习,做一个诚慊的好孩子。2. 初中生:他的成绩一直很好,但他却保持着诚慊的态度。3. 高中生:在面对困难时,我们要保持诚慊的心态,不骄傲自满。4. 大学生:作为学生,我们应该以诚慊的态度去面对学习和生活。5. 成年人:在工作中,诚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能够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