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磨盾鼻在词典中的解释
dùn

磨盾鼻

拼音mó dùn bí

注音ㄇㄛˊ ㄉㄨㄣˋ ㄅ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 在盾牌把手上磨墨草檄。典出《北史·荀济传》。后因以称在军队里做文书工作为“磨盾鼻”。 宋 刘克庄 《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词:“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亦省作“ 磨盾 ”。 宋 岳珂 《桯史·吴畏斋谢贽启》:“或可执鞭,愿供磨盾。” 清 曹寅 《一日休沐歌》:“ 程君 磨盾亦奇才,一挥万汇驱风埃。”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王昶》:“先生从征九年,虽羽书旁午,然磨盾之暇,马上吟咏,穹庐诵读,无一日废也。”

基本含义

  • 指人因为顽固、固执而不肯改变自己的错误行为或态度。

详细解释

  • 磨盾鼻是由“磨盾”和“鼻”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磨盾”的意思是磨破盾牌,指人在斗争中不断磨砺自己,变得更加坚强;“鼻”指人的鼻子,是人体的一部分。成语磨盾鼻比喻人因为顽固、固执而不肯改变自己的错误行为或态度,一味坚持己见,不听他人的劝告或建议。

使用场景

  • 磨盾鼻常用于描述那些固执己见、不肯改变错误行为或态度的人。可以用于形容在工作中不听他人建议、固执己见的人,或者形容在生活中不肯改正错误行为的人。

故事起源

  • 关于磨盾鼻的故事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个人为了要证明自己的坚强和勇敢,决定把自己的盾牌磨破。他每天都在盾牌上磨擦,直到最后盾牌变得破烂不堪。有人看到后劝告他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你已经证明了你的勇敢和坚强了。”但是这个人却固执地回答:“我要继续磨下去,直到把盾牌磨穿。”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坚持己见并不一定是正确的选择,我们应该及时改变错误的行为或态度。

成语结构

  • 磨盾鼻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磨盾”是动词短语,表示磨破盾牌;“鼻”是名词,表示人的鼻子。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意义深远的成语,用来形容人固执己见、不肯改变错误行为或态度。

例句

  • 1. 他磨盾鼻,坚持己见,不听任何人的劝告。2. 她总是磨盾鼻,不愿意改正自己的错误。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磨擦自己的鼻子,不肯停下来,就像磨盾一样,坚持己见,不肯改变自己的错误行为或态度。

延伸学习

  •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成语的故事和使用场景,可以参考相关的字典或成语词典。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磨盾鼻让他错过了很多机会。2. 初中生:她总是磨盾鼻,不听老师的建议。3. 高中生:他因为磨盾鼻而失去了很多朋友。4. 大学生:她的磨盾鼻让她在职场上不受欢迎。

拆字解意

磨盾鼻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