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正举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èng

正举

拼音zhèng jǔ

注音ㄓㄥˋ ㄐ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 先秦 哲学用语。谓正确的举例或提法。《公孙龙子·通变论》:“黄其正矣,是正举也。”《公孙龙子·通变论》:“木贼金者碧,碧则非正举矣。”

基本含义

  • 指公正、公平地举事物。也用来形容对待人或事情公正无私。

详细解释

  • 正举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正”和“举”。其中,“正”表示公正、公平,指正确、合法,而“举”表示举起、提起。正举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公正、公平地举事物,也可以用来形容对待人或事情公正无私。正举强调的是一种公正、公平的态度和行为。

使用场景

  • 正举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对待事物或人的态度公正无私,不偏袒任何一方。可以用在各种场景中,例如工作、教育、法律等。当你想表达一个人对待事物公正、公平时,可以使用正举这个成语。

故事起源

  • 正举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故事。相传,汉朝时期,有一个叫杨震的人,他非常善于公正地处理事物。有一次,当他担任官职时,有人想通过行贿来获得不公正的待遇。但是杨震坚决拒绝了这个贿赂,并且公正地处理了事情。后来,人们就用“正举”来形容杨震这种公正、公平的态度和行为。

成语结构

  • 成语“正举”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正”和“举”。

例句

  • 1. 这个法官总是能够正举事物,不偏袒任何一方。2. 他在工作中一直保持着正举的态度,受到了同事们的赞赏。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正举”与公正、公平的概念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在举起一件物品时,他保持着公正、公平的态度。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成语,了解它们的起源和用法。同时,也可以学习相关的文化知识,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在考试中总是正举,不偏袒任何一个学生。2. 初中生:我们班的班长对待同学们总是很正举,不会偏心。3. 高中生:为了公正评选学生会干部,我们进行了一次正举的选举。4. 大学生:在论文评审中,评委们都要保持正举的态度,不偏袒任何一篇论文。

拆字解意

正举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