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懒中散在词典中的解释
lǎnzhōngsàn

懒中散

拼音lǎn zhōng sàn

注音ㄌㄢˇ ㄓㄨㄙ ㄙ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指 三国 魏 嵇康 。 嵇康 曾任中散大夫,与 山涛 皆名列竹林七贤。 山涛 官选曹郎,举 嵇康 自代。 嵇 答书拒绝,说自己性格疏懒,头面常一个月或十五天不洗,起床很迟,身上都是虱子;放纵日久,不合礼法的事很多,等等。见《晋书·嵇康传》、《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后用为疏懒不耐官事的典故。 宋 陆游 《幽兴》诗:“短髮垂肩懒 中散 ,深居谢客病 相如 。”

基本含义

  • 指懒散无为,不积极努力工作、学习的状态。

详细解释

  • 懒中散形容一个人的态度懒散,不愿意积极努力,缺乏动力和精神。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没有上进心、懒惰散漫的人。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的懒散态度。可以用于讽刺、批评或警示他人不要懒散无为。

故事起源

  • 懒中散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军事将领,他在战争中对待自己的部下非常严厉,要求他们勇敢、积极。有一次,他看到部下中有一些人懒散无为,不愿意努力,就用“懒中散”来形容他们的状态。

成语结构

  • 懒中散由三个汉字组成,分别是“懒”、“中”和“散”。

例句

  • 1. 他整天无所事事,真是懒中散。2. 这个学生不爱学习,总是懒中散。3. 他工作态度懒散,经常拖延任务,完全是懒中散的表现。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懒床上懒洋洋地躺着,不愿意起床工作,形象地表达了懒散无为的状态。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懒散无为相关的成语,如“懒汉”、“庸庸碌碌”等,来扩展对这一主题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不想做作业,真是懒中散。初中生:他考试前不复习,总是懒中散,所以成绩很差。高中生:他不愿意努力学习,整天懒散无为,真是懒中散的典型。

拆字解意

懒中散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