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仪训在词典中的解释
xùn

仪训

拼音yí xùn

注音ㄧˊ ㄒㄩㄣˋ

繁体

基本解释

  • 仪礼、训诫。《后汉书·列女传·周郁妻》:“少习仪训,闲於妇道。” 唐 李百药 《太穆皇后哀册文》:“极寰宇之仪训,播音声於先后。”

基本含义

  • 指端正的仪容和严肃的训诫。

详细解释

  • 仪训是由“仪”和“训”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仪”指的是仪表、仪态,表示人的外表形象;“训”指的是教导、教训,表示对人进行纪律训诫。仪训的含义是指人的仪表端正,举止得体,并且受到严肃的训诫和教育。

使用场景

  • 仪训常常用来形容人的仪表端庄、举止得体,同时也强调了受到严格教育和训练的重要性。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夸奖一个人有良好的仪容仪表和受过良好的教育,也可以用来提醒人们注重自己的仪表和受到正确的训诫。

故事起源

  • 《论语·学而》中有一句话:“君子之仪,其言也仪。”意思是说君子的仪表和言谈都要符合规范,得体端庄。这句话成为了后来“仪训”的来源。仪训成为了一种教育理念,强调了人们不仅要注重外表形象,还要受到正确的训诫和教育。

成语结构

  • 仪训是由两个单字组成的成语,没有固定的结构。

例句

  • 1. 这位老师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班的楷模,她的仪训值得我们学习。2. 他的仪训出众,举止得体,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仪”字与仪表、仪态联系起来,将“训”字与训诫、教育联系起来进行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仪训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仪态万方”、“仪表堂堂”等,以扩大对仪容仪表和教育训诫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在学校里要注重仪训,不要随便乱跑乱动。2. 初中生:作为学生代表,我要时刻保持良好的仪训,给同学们树立榜样。3. 高中生:高中生要有仪训,不仅仅是外表形象,更重要的是内在修养。

拆字解意

仪训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