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捞菱在词典中的解释
lāolíng

捞菱

拼音lāo líng

注音ㄌㄠ ㄌㄧㄥˊ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 捞凌 ”。亦作“ 捞铃 ”。颤抖貌。 元 郑光祖 《王粲登楼》第四折:“住者!两隻手捞菱般相似。” 朱居易 《元剧俗语方言例释》:“因为菱上有稜,捞时刺手,引申为发抖、抖战的意思。” 元 无名氏 《杀狗劝夫》第三折:“恰便似醉汉当街上睡,死狗儿般门外停。我背则背,手似捞铃。” 元 无名氏 《衣袄车》第三折:“眼张狂手似捞凌,行不动一丝无力。”

基本含义

  • 指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或财富。

详细解释

  • 捞菱源自于中国南方的一种传统捕鱼方式。捞菱的过程是用竹竿在水中捞取菱角,而菱角则是指菱角藻的果实。这种捕鱼方式需要技巧和耐心,因此成为了比喻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或财富的成语。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贬义语境中,形容某人或某组织利用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的行为。

故事起源

  • 捞菱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民间故事。相传,有一位贪婪的官员利用职权之便,以不正当的方式获取了大量财富。他经常利用自己的职位之便,通过收受贿赂、贪污公款等手段积累巨额财富。有一天,他在一次宴会上夸口说自己已经捞了很多菱角,引起了一位聪明的朋友的怀疑。这位朋友认为官员的财富来路不正,于是暗中调查,最终揭发了这个官员的贪污行为。从此,捞菱成为了形容贪污腐败行为的成语。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

例句

  • 1. 这个官员为了捞菱不择手段,最终被查处。2. 他们利用职务之便,捞菱牟利。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水池中捞菱角,但这个人的动作却不正当,不符合捞菱的规则。通过这个联想,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捞一票”、“捞钱”等,来扩大对于利用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的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上的小偷一直在捞菱,被老师发现了。2. 初中生:一些不法商人为了捞菱,采用了各种欺诈手段。3. 高中生:政府官员为了捞菱,不择手段地腐败贪污。4. 大学生:在商业竞争中,一些企业为了捞菱,采用了不正当手段。

拆字解意

捞菱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