怙跋
拼音hù bá
注音ㄏㄨˋ ㄅㄚˊ
繁体
基本解释
恃强好胜。《新唐书·房玄龄传》:“初,将军 丘师利 等皆怙跋攘袂,或指画自陈説。”
基本含义
- 指过分依赖别人而失去自立能力,也形容人愚昧无知。
详细解释
- 怙跋源自《庄子·外篇·逍遥游》:“怙名而不自立,依人而不自造,无益也。”意思是人过分依赖他人的声誉而不自立,依赖他人的支持而不自谋生计,对自己没有任何益处。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愚昧无知,缺乏自立能力。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怙跋来形容那些过分依赖别人,缺乏自立能力的人。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只知道依赖别人,不愿意自己努力的人。
故事起源
- 《庄子·外篇·逍遥游》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的著作之一。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其中一篇篇名为《逍遥游》的文章。
成语结构
- 怙跋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属于形容词短语。
例句
- 1. 他一直怙跋于家人的资助,从来没有自己努力过。2. 这个年轻人不要怙跋于他人的帮助,应该自己去争取成功。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怙跋的发音“hù bá”与“胡扒”相联想。想象一个人胡扒着别人的衣服,表示他过分依赖他人,缺乏自立能力。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庄子哲学著作来深入了解怙跋的意义和庄子的思想。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依赖他人”、“自立自强”等,来扩展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不要怙跋于爸爸妈妈的帮助,应该自己做好作业。2. 初中生:我们要努力学习,不要怙跋于老师的指导,要自己思考问题。3. 高中生:他过分依赖别人的帮助,完全怙跋于他人的支持,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