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窝囊在词典中的解释
nɑng

窝囊

拼音wō nɑng

注音ㄨㄛ ㄣㄤ

繁体

基本解释

  • [释义]
    (1) (形)因受委屈而烦闷。
    (2) (形)无能;怯懦。
    [构成]
    并列式:窝+囊
    [例句]
    他这辈子活得很窝囊。(作补语)
    [同义]
    无能

英文翻译

  • 1.(因受委屈而烦闷) feel vexed; be annoyed

详细解释

  • ◎ 窝囊 wōnang
    (1) [feel vexed;be annoyed]∶受委屈之后表现出的烦恼,窝气
    (2) [stupid;cowardly]∶懦弱;没本事
    窝囊废
    (1).方言。因受委屈而烦闷、难受。 老舍 《女店员》第二幕:“卖糖,这末大的大姑娘!你还受戏耍,妈妈陪着出洋相,越想越窝囊。” 杨朔 《春子姑娘》:“她的脸忽地变得通红,又羞又愧,窝囊半天悄悄说道:‘同志,我实在对不起你!’”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一章:“我这个病死不了,只是害得不是时候,真窝囊!”
    (2).方言。无能;怯懦。 康濯 《东方红》第六章三:“外人只知道 小未 是调理菜园的一把神仙手,为人处事却是个比耗子胆还要怯懦的窝囊。”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三章:“你爹这个老实头儿,窝囊了一辈子,从来不敢在人多的地方讲话,这回也上台去了。”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二:“只是他瘦削、弱小,光是这副窝囊样子就不能讨人喜欢。”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无能、软弱、胆怯,没有骨气。

详细解释

  • 窝囊一词的本义是指鱼虾等软体动物的躯体松软无力。引申为形容人软弱无能,没有骨气,缺乏勇气和决心。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胆小怕事、不敢担当、没有魄力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性格、行为或者事物的表现。

故事起源

  • 关于窝囊一词的起源并没有具体的故事。这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成语,使用频率较高。

成语结构

  • 窝囊是一个形容词,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一直窝窝囊囊地逃避责任。2. 这个人太窝囊了,连一点挫折都承受不了。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窝囊与软弱无力的软体动物联系起来,形象地理解窝囊的含义。另外,可以通过与其他形容软弱的成语进行对比记忆,如“软弱无力”、“胆小怕事”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窝囊相关的成语,如窝里横、窝心等,可以帮助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窝囊这个词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不敢参加班级的演讲比赛,真窝囊!2. 初中生:他在班级里总是退缩,从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太窝囊了!3. 高中生:他连最基本的困难都不敢面对,真是个窝囊废!4. 大学生:面对挑战,他总是选择逃避,这样的人真窝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