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赖班族在词典中的解释
làibān

赖班族

拼音lài bān zú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 赖班族-现象

    赖班族

    在中国内地,一般上班族的下班时间都在下午五点到六点半之间,但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许多写字楼里到了晚上还是透出片片灯火,这群加班的人中有无奈“被加班”的,有为了避开下班高峰期的交通拥挤而“赖班”的,另外也有一群因寂寞不愿回家的“赖班一族”。

    赖班族-特征

    “赖班族”们有一个最基本的特征,那就是下班后没有回家的欲望,只想赖在办公室消磨时间。

    “回到家里都是空荡荡的一个人,不如留在办公室里加班,因为工作是按工作量来算业绩的,所以加班多做一点工资也多一点,一来缓解一下自己的寂寞,二来也多赚点钱,算是两全其美。”——“赖班族”代表言论

    赖班族-群体

    1、单身男女,他们下班回家后也是一个人,除了上网看电视,也没啥事,还不如赖在办公室里;

    2、与爱人分居两地的男女,他们因男/女朋友不在身边,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单身的,回家后也很无聊,于是乎把注意力放在工作上,下班了还是在工作;

    3、家庭不幸福的已婚人士,因为没有家庭温暖,回家后只能徒增烦恼,于是乎,待在办公室消磨时光。

    赖班族-评论

    一位心理咨询师认为,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在大都市中,虽然衣着光鲜,拿着不低的工资,但是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压力和城市人情的淡漠,很容易让他们陷入一种寂寞的情绪中,因而喜欢办公室的群体环境宁愿加班。

    说起这群“赖班族”,公司管理人员的态度也各有不同。Linda是一家广告公司的负责人,她认为这些加班的人不拿公司的加班费,却能帮助公司想出更多的创意,他们求之不得。而一家小型公司的管理人员却认为这些“赖班者”不但浪费水电,而且不便公司的安全管理。

    其实,“赖班族”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产物,没有什么不好,只是一种现象而已。

基本含义

  • 指不愿意按时下班,经常拖延工作时间的人。

详细解释

  • 赖班族是由“赖班”和“族”两个词组成的。赖班指的是不愿意按时下班,喜欢拖延工作时间的行为;族表示一群人、一类人。赖班族指的是那些经常拖延工作时间、不愿意按时下班的人。

使用场景

  • 赖班族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工作态度不端正、不愿意按时完成工作的人。通常用于贬义场合,表示对这类人的批评和不满。

故事起源

  • 赖班族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一个特定的故事,它是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工作现象演变而来的。随着社会发展,工作压力增加,一些人为了应对工作量大、时间紧迫的情况,不愿意按时下班,而是选择拖延工作时间,以完成更多的工作。这种现象被形象地称为赖班族。

成语结构

  • 赖班族是一个由动词“赖班”和名词“族”组成的复合词。

例句

  • 1. 这个公司有很多赖班族,每天晚上都要加班到很晚。2. 不要成为一个赖班族,要按时完成工作,保持良好的工作习惯。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赖班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办公室里拖着疲惫的身体,不愿意离开工作岗位,就像是一个赖在工作上的族群。

延伸学习

  • 1. 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守时”、“工作狂”等,以丰富词汇量。2. 通过阅读相关的新闻、文章,了解赖班族的现象以及对个人和公司的影响。3. 在实际生活中注意观察,发现身边是否存在赖班族的现象,并思考如何避免成为赖班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喜欢跟那个同学一起做作业,他总是赖班,拖着不走。2. 初中生:我们班上有几个同学是赖班族,每天都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3. 高中生:考试前的几天,我成了赖班族,每天晚上都要复习到很晚。4. 大学生:我不喜欢和那些赖班族一起做项目,他们总是拖延时间,影响进度。

拆字解意

赖班族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