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猫耳朵在词典中的解释
māoěrduo

猫耳朵

拼音māo ěr duo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  拼音:māo ěr duǒ

    简介

    猫耳朵是杭州的名小吃,它是一种面条,因形似猫的耳朵,故名。

    历史典故

    据传,清乾隆皇帝下江南,一次微服乘一叶小舟赏玩西湖。游得兴致勃勃时,天忽然下起了小雨,众人连忙避雨于小舟船舱内。大家等啊等,可是雨越下越大,下了许久都不见停。几个时辰过去了,乾隆皇帝又饥又饿,忍不住问老渔翁有否吃食。老渔翁告诉乾隆有面但没有擀面杖,做不成面条。正发愁之际,老渔翁的小孙女抱着一只小花猫走来说:“没有擀面杖,我来用手捻。”于是小姑娘动手将面捻成块,状似小花猫的耳朵,小巧可爱。她把这形状怪怪的面条下锅煮熟后再浇上鱼虾卤汁端给乾隆吃。乾隆见面条不同寻常的模样,玲珑别致,吃后更觉得回味无穷,赶忙问小姑娘这叫什么面,小姑娘回答说是猫耳朵。乾隆非常喜欢这道点心,回京后即召小姑娘为其做“猫耳朵”。自此“猫耳朵”成了一道名点。

     

    猫耳朵极像意大利的一种做成贝壳形的通心粉。据说意大利的这种出品,就是马可波罗从中国学会了捏猫耳朵,回去以后仿制的,后来便由机器生产了。

基本含义

  • 形容动物或人的耳朵长而尖。

详细解释

  • 猫耳朵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用来形容动物或人的耳朵长而尖。通常用来形容动物耳朵的形状,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耳朵。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动物或人的耳朵外形特征,但也可以用来形容人对声音的敏感程度。

使用场景

  • 猫耳朵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动物的耳朵,比如说猫、狗、兔子等。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耳朵,比如说一个人的耳朵长而尖。此外,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人对声音的敏感程度,比如说一个人听力非常敏锐,就可以说他有猫耳朵。

故事起源

  • 关于猫耳朵的起源故事并不是很清楚,但可以猜测与猫的耳朵形状有关。猫的耳朵是长而尖的,非常敏感,可以听到一些人类听不到的声音。因此,人们用猫耳朵来形容动物或人的耳朵长而尖,也可以形容人对声音的敏感程度。

成语结构

  • 猫耳朵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是“猫”,第二个字是“耳朵”。

例句

  • 1. 这只狗有一对猫耳朵,非常可爱。2. 她的耳朵像猫耳朵一样长而尖。3. 他有猫耳朵,听力非常敏锐。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猫的形象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只猫的耳朵长而尖,非常敏感,就能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耳朵相关的成语来扩展知识,比如“兔子尾巴长”、“狗耳朵竖”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的猫耳朵很长,非常可爱。2. 初中生:她的耳朵像猫耳朵一样长而尖,很漂亮。3. 高中生:他有猫耳朵,听力非常敏锐,可以听到很远的声音。

拆字解意

猫耳朵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