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言不及义在词典中的解释
yán

言不及义

拼音yán bù jí yì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yán bù jí yì ㄧㄢˊ ㄅㄨˋ ㄐㄧˊ ㄧˋ

    言不及义(言不及義) 

    ◎ 言不及义 yánbùjíyì

    [never talk about anything serious;talk frivolously] 义:义理,指事情的道理。指只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说到正经的道理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论语·卫灵公》

基本含义

  • 指说话不讲道理,不合乎道义。

详细解释

  • 言指言语,义指道义。言不及义形容说话不讲道理,不符合道义的行为。这个成语强调了言语应该合乎道义,讲究道德准则。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批评或指责别人的言行不合乎道义,也可用于自我警示,提醒自己要讲道理。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汉书·艺文志》中的“言不及义”的故事。据记载,汉代文学家司马迁在写作《汉书》时,有一次向朋友请教一些问题。朋友虽然知道答案,但故意不告诉他,导致司马迁写作时受到了阻碍。后来司马迁写下了“言不及义”的故事,用来批评这种不讲道理的行为。

成语结构

  • 言不及义由四个汉字组成,属于形容词短语。

例句

  • 1. 他的言行言不及义,完全不顾他人的感受。2. 做人要讲道理,不能言不及义,否则会受到别人的指责。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言不及义”拆分为“言”和“义”两个部分,然后对比它们的含义来记忆。言指言语,义指道义,所以“言不及义”表示言语不合乎道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道义相关的成语,如“言而无信”、“口是心非”等,加深对道义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们的游戏规则言不及义,不公平。初中生:老师说话要讲道理,不要言不及义。高中生:在辩论比赛中,不能使用言不及义的论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