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獬冠在词典中的解释
xièguān

獬冠

拼音xiè guān

注音ㄒㄧㄝ ˋ ㄍㄨㄢ

繁体

基本解释

  • 即獬豸冠。《淮南子·主术训》:“ 楚文王 好服獬冠, 楚国 效之。” 高诱 注:“獬豸之冠,如今御史冠。”参见“ 獬豸冠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

详细解释

  • 獬冠是指独角兽的头冠,因独角兽被认为是神兽,具有高尚的品性和行为端正的特点。因此,獬冠成为形容人品德高尚的比喻。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赞美有高尚品德、行为端正的人。

故事起源

  • 獬冠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车辖》中,原指一种传说中的神兽,后来成为形容人品德高尚的成语。

成语结构

  • 獬冠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结构,形容词獬冠修饰名词冠。

例句

  • 1. 他为人正直,品德高尚,真可谓獬冠之士。2. 她一直秉持着高尚的品格,真是一位獬冠之人。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獬冠想象成独角兽的头冠,独角兽是神兽,具有高尚的品性,因此獬冠也表示品德高尚。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一下独角兽的传说和相关故事,进一步理解獬冠的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我们班的班长,总是帮助其他同学,真是个獬冠之人。2. 初中生:老师说我们要做一个獬冠之人,要做到诚实、正直、有责任心。3. 高中生:他在班级里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真是一个獬冠之士。

拆字解意

獬冠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