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嫠节在词典中的解释
jié

嫠节

拼音lí jié

注音ㄌㄧˊ ㄐㄧㄝ ˊ

繁体

基本解释

  • 指寡妇的名节。《元史·列女传一·马英》:“父丧哀毁,二兄继殁, 英 独事母甚谨,又奉二寡嫂与居,使得保全嫠节。”

基本含义

  • 指寡妇守节不改嫁的品德和行为。

详细解释

  • 嫠节是由“嫠”和“节”组成的成语。“嫠”指的是寡妇,指丈夫去世后,寡妇守节不改嫁的行为。“节”指的是遵守道德准则和守住自己的节操。嫠节这个成语形容寡妇在丈夫去世后坚守节操,不再嫁人,表现出高尚的品德和忠诚的情感。

使用场景

  • 嫠节一词常用于赞美和称赞那些守节不改嫁的寡妇,形容她们的高尚品德和忠贞不渝的爱情。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人在困境中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

故事起源

  • 嫠节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寡妇。相传,在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位名叫孟母的寡妇,她的丈夫在战争中牺牲了,但她始终守身如玉,不再嫁人。她为了培养孩子,常常坐在家门口织布,以此来表达对丈夫的思念和对孩子的教育。她的坚贞和母爱感动了很多人,成为了后来“嫠节”的代表。

成语结构

  • 嫠节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嫠”和“节”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她守着嫠节,不再嫁人。2. 她的嫠节感动了周围的人。3. 嫠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记忆技巧

  • 可以把“嫠节”与“寡妇守节不改嫁”联系起来记忆,也可以通过绘制寡妇守节的形象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妇女地位和价值观的影响,以及其他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奶奶告诉我,嫠节是一种美德,我们要学会坚守自己的原则。2. 初中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嫠节不仅仅是寡妇的专利,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嫠节。3. 高中生:她的嫠节让人感到敬佩,她坚守自己的原则,不受外界诱惑的影响。

拆字解意

嫠节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