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隶
拼音zhèng lì
注音ㄓㄥˋ ㄌ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谓符合标准写法的隶书。《北史·江式传》:“文得正隶,不差篆意也。”
基本含义
- 指官员正直廉明,恪守职责,忠诚为民。
详细解释
- 正隶源自于古代官职名称,“正”指官职的正式,正直;“隶”指隶属于上级,服从命令。正隶的基本含义是指官员应该廉洁奉公,忠实履行职责。
使用场景
- 正隶常用于形容官员廉洁奉公,恪守职责,忠诚为民。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行业中的人员遵守职业道德,履行职责。
故事起源
- 正隶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百官公卿表》中,用来指称官员的正式职位。后来,正隶逐渐演变为成语,用来形容官员廉洁奉公的品质。
成语结构
- 正隶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他担任官职多年,一直表现出正隶的作风。2. 这位市长以正隶的形象赢得了人民的信任。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正隶”与官员廉洁奉公的形象联系起来,形成记忆的关联。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廉洁奉公”、“忠诚为民”等,来加深对正隶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正隶的人,不偷东西、不欺负同学。2. 初中生:作为班级的学习委员,我要以正隶的态度组织大家一起学习。3. 高中生:希望我将来成为一名正隶的公务员,为社会做出贡献。4. 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要以正隶的精神,努力学习,为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