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茅授土
拼音cì máo shòu tǔ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cì máo shòu tǔ ㄘㄧˋ ㄇㄠˊ ㄕㄡˋ ㄊㄨˇ
赐茅授土(賜茅授土)
封建社会帝王分封诸侯的一种礼仪。帝王以五色土为太社,分封诸侯时,各授以他们相应的某方某色土,如东方青土,南方赤土等,并包以白茅,使归以立社。
基本含义
- 指君主赐予官员官职和土地,也比喻授予权力和地位。
详细解释
- 赐茅授土源自《左传·宣公二十年》,茅是古代官员上任时所用的符号,土是指土地。赐茅授土原本是指君主赐予官员官职和土地,后来引申为授予人权力和地位的意思。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上级或权威给予下属或普通人某种特权、地位或权力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对某个地方进行重大建设或改造的情况。
故事起源
- 赐茅授土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宣公二十年》。当时,鲁国的宣公将茅草和土地赐给了官员季文子,以示对他的赞赏和信任。
成语结构
- 动词 + 名词 + 动词
例句
- 1. 国家领导人赐茅授土,使他成为了一名高级官员。2. 这个项目的主管被赐予了赐茅授土的权力,可以自行决策。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赐茅授土的意思理解为君主赐予官员官职和土地,类似于现代社会上级给予下属特权和地位的情况。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权力和地位相关的成语,如“封官许愿”、“金榜题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赐茅授土,让我成为了班长。2. 初中生:学校领导赐茅授土,使他成为了学生会主席。3. 高中生:校长赐茅授土,任命他为学校的文艺部部长。4. 大学生:教授赐茅授土,让他成为了实验室的负责人。5. 成年人:公司领导赐茅授土,任命她为项目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