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忘本在词典中的解释
wàngběn

忘本

拼音wàng běn

注音ㄨㄤˋ ㄅㄣˇ

繁体

基本解释

  • ◎ 忘本 wàngběn
    [forget one’s class origin;forget one's bitter past] 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反义词

  • 忘旧、念旧

英文翻译

  • 1.forget one's class origin; forget one's past suffering

详细解释

  • (1).忘记根本。《礼记·乐记》:“慢易以犯节,流湎以忘本。” 孔颖达 疏:“淫酗肆虐,是流湎以忘根本也。”《新唐书·哥舒翰传》:“谚言‘狐向窟嘷,不祥’,以忘本也。”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冯勰》:“祖贯 松江 ,鼎革后,入籍 汾阳 ,名纸称乡眷,不忘本也。”
    (2).谓境遇变好后忘掉原来情况和所以能得到幸福的根源。 清 李渔 《蜃中楼·乘龙》:“我和你成就姻缘,都是神仙的法力,为人不可忘本,还该望空拜谢了他。” 柳青 《狠透铁》:“人不应该忘本啊!良心到什么时候都是要的。”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忘记了自己的本份和根基,不知恩图报,背离了道德准则。

详细解释

  • 忘本是一个贬义词语,表示一个人忘记了自己的出身、根基和本分,不懂得感恩和回报,对别人的恩情不加珍惜,无情无义。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批评那些对自己的家族、师长或恩人不忠诚、不感激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那些自私、冷漠、无情的人。

故事起源

  • 《左传》是中国古代历史书籍之一,记载了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其中有一则故事是关于一个叫做子胥的人。子胥是吴国的大臣,他在吴王夫差去世后,一直忠诚地侍奉吴王的儿子夫概。然而,夫概却不懂得感恩,忘记了子胥对他家族的贡献和忠诚,甚至将子胥赶出了吴国。这个故事成为了“忘本”的典故,用来批评那些忘记自己根本、不懂得回报的人。

成语结构

  • 忘本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忘意为忘记,本意为根本、本分。

例句

  • 1. 他曾经是我们的恩人,如今却对我们无情无义,真是忘本了。2. 这个人得了一些成就之后就变得狂妄自大,完全忘本了。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忘本”的发音“wàng běn”与“忘记本分”这个含义进行联想。同时,可以想象一个忘记了自己根本和本份的人,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忘本”相关的成语,如“忘恩负义”、“忘恩背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竟然忘本了,不知道感谢老师的教导。2. 初中生:有些人成功之后就忘本了,不再关心他们的家人和朋友。3. 高中生:这个演员因为成功而骄傲自大,忘记了自己的根本,没有了初衷。4. 大学生:一些企业忘本了,只追求利润而忽视了对环境和社会的责任。

拆字解意

忘本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