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禀仰在词典中的解释
bǐngyǎng

禀仰

拼音bǐng yǎng

注音ㄅㄧㄥˇ ㄧㄤˇ

繁体

基本解释

  • 犹敬仰。谓敬奉仰从。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四》:“ 援 独言 朱勃 终当何时稟仰我。”《明史·刘纲传》:“朝仪久旷,於谁稟仰,何以殿为?”

基本含义

  • 恭敬顺从,向上级请示或请教。

详细解释

  • 禀仰是由“禀”和“仰”两个词组成的成语。禀指向上级请示汇报,仰指向上级请教学习。禀仰的基本意思是指遇到问题或需要决策时,向上级汇报请示或向上级请教学习,表示对上级的尊重和顺从。

使用场景

  • 禀仰一词常用于工作场景中,表示下级向上级请示或请教。在组织机构中,员工向领导汇报工作情况或寻求意见时,可以使用禀仰这个成语。此外,禀仰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表示向长辈或有经验的人请教学习。

故事起源

  • 禀仰这个成语源自《论语·季氏》:“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龙光而至,犹未尝见也。‘”季路行,孔子曰:‘求,迍邅,举何异于河汉?人闲,我不闲,人忙,我不忙。’”这段对话中,冉有和季路向孔子请教如何对待季氏将要伐颛臾的事情,孔子以禀仰的方式回答了他们,并告诫他们要谨慎行事。

成语结构

  • 禀仰由两个汉字组成,禀和仰。

例句

  • 1. 小明遇到问题,立刻禀仰了上级领导。2. 在困难面前,我们应该勇于禀仰有经验的长辈。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禀仰的发音“bǐng yǎng”与“并扬”联想起来,表示向上级并扬自己的问题或需要学习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禀仰相关的成语,如“禀报”、“禀告”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遇到了一个难题,就禀仰了老师。2. 初中生:为了更好地学习,我经常禀仰学长学姐。3. 高中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我向父母禀仰了意见。4. 大学生:在实习期间,我会经常禀仰导师的指导。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会禀仰上级的意见,以便更好地完成任务。

拆字解意

禀仰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