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羊羔息在词典中的解释
yánggāo

羊羔息

拼音yáng gāo xī

注音ㄧㄤˊ ㄍㄠ ㄒㄧ

繁体

基本解释

  • 见“ 羊羔利 ”。

基本含义

  • 指弱小无力,如同刚出生的羊羔,需要人保护和呵护。

详细解释

  • 羊羔息是由“羊羔”和“息”两个词组成的成语。羊羔指的是小羊,息指的是停息、休息。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人或事物的力量薄弱,需要得到保护和照顾。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处境危险、力量薄弱的人或事物,强调需要得到关心和帮助。可以用来形容儿童、病人、弱势群体等需要照顾和保护的人群。

故事起源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鲁国的公子重耳被追杀时,他的母亲将他藏在羊羔群中,让他伪装成羊羔。重耳的母亲用心良苦,希望借助羊羔的形象,让他得以幸免于难。后来,重耳成为了鲁国的君主,这个故事也成为了“羊羔息”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主体部分为“羊羔”,修饰部分为“息”。

例句

  • 1. 她身体虚弱,就像羊羔息一样,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照顾。2.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要保护弱势群体,让他们不再像羊羔息一样脆弱。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一只刚出生的小羊羔,需要人们的保护和照顾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羊羔息相关的成语,如“狼狈为奸”、“狼吞虎咽”等,来扩展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身体很弱,就像一只羊羔息一样,需要大家的关心和照顾。2. 初中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要保护弱势群体,让他们不再像羊羔息一样脆弱。3. 高中生:面对强大的对手,我们不能像羊羔息一样害怕,要勇敢地面对挑战。

拆字解意

羊羔息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