锰铝榴石
拼音měng lǚ liú shí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拼音:měng lǚ liú shí
解释:化学成分
化学通式为A32++B23+(Sio4)3;A2+;Cu、Mg、Fe、Mn;B3+;AI、Fe、Mn、Cr、Ti、Zr、V等。据A2+、B3+成分不同可有不同变种。许多宝石品种,有的是上述某个亚种,有的是某些亚种的固溶体。
形态及物理性质
等轴晶系。晶体多为菱形十二面d{110},四角三八面体n{211}及两者之聚形(图29)。
颜色极为丰富,随成分不同而有较大变化,主要有褐红色、红色、绿色等,玻璃至树脂光泽,透明至半透明。石榴石无解理,具贝壳状断口,韧性较好。硬度6.5—7.5,比重3.59一4.50,并随成分而变化。
光性特征:均质体,但常有光性异常,折光率和色散都随成分不同而发生变化。
锰铝榴石宝石Mn3 AI2[Sio4]3,折光率1.80土0.01,色散0027;
X射线透射半透明一下透明。
发光性和吸收光谱
紫外线照射下各亚种石榴石无荧光。X射线照射下,除一些含水钙铝榴石呈桔红色荧光外,其它品种不显荧光。
吸收光谱:
锰铝榴石:出现495、489、462nm;弱吸收带;在432、424、412nrn出现明显的吸收线。
包裹体特征
锰铝榴石有似羽毛状的液体包裹体。
品种及质量要求
锰铝榴石(Spessartine,Spessartite):颜色变化从黄色一桔黄色一桔红色,也有桔黄褐色和带红褐。
质量要求;关键在于颜色和透明度。对于红色品种要求浓艳而透明,颜色则坏依次为纯红、浓红、淡红、紫红,最佳者为血红色。绿色品种达到祖母绿一样者极为珍贵,颜色好坏依次为深绿、黄绿、浅绿。透明度要高,不透明品种要注意是否有管状平行包裹体。此外,要求原石裂纹少,晶体内无黑心或无颜色不纯的带状构造。晶体越大越好,最低要求在3mm以上。
相似宝石鉴别
对原石的鉴定,可以根据石榴石的野外地质产状,晶形及硬度等与相似矿物区分。室内可从比重、硬度、折光率、吸收光谱、包裹体特征等方面区分。对于成品,应在不破坏成品完整性的前提下测定有关数据,与相似宝石区分。
产状及产地
产出于花岗质伟晶岩中。主要产地是斯里兰卡、缅甸、巴西和马达加斯加。其他供应宝石级材料的地区包括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和纳米比亚,国内主要见于福建云霄,与烟晶等共生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或事物坚固耐用,不易磨损。
详细解释
- 锰铝榴石是一种硬度很高的宝石,其特点是坚硬耐磨。成语“锰铝榴石”借用这个宝石的特性,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坚固耐用,不易磨损。比喻人的品质坚强、意志坚定,或者事物经久耐用。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品质和事物的特性。可以用来形容坚强的意志、顽强的生命力,或者耐久的建筑物、耐用的物品等。
故事起源
- 成语“锰铝榴石”最早出现在《战国策·齐策三》中。故事讲述了齐国的宰相田忌在与赵国进行赛马比赛时,他的马匹中有一匹马叫做“锰铝榴石”。这匹马虽然年纪较大,但仍然坚强耐用,最终帮助田忌赢得了比赛。从此以后,“锰铝榴石”成为了形容坚固耐用的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语+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的意志如同锰铝榴石般坚定,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坚持下去。2. 这座大楼经过几十年的风吹雨打,依然如锰铝榴石般耐久。
记忆技巧
- 可以想象一块锰铝榴石,坚硬耐磨的宝石,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坚固耐用。可以通过与宝石的形象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坚固耐用相关的成语,如“坚如磐石”、“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爸爸是锰铝榴石,工作很辛苦,但从不抱怨。2. 初中生:这个篮球经过多次比赛,依然如锰铝榴石般耐用。3. 高中生:只有锰铝榴石般的意志才能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