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鱼鼓在词典中的解释

鱼鼓

拼音yú gǔ

注音ㄧㄩˊ ㄍ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 鱼皷 ”。1.鱼形木鼓。寺院中击之以报时。 唐 真觉 《咏鱼鼓》之一:“我暂作鱼鼓,悬头为众苦。师僧喫茶饭,拈槌打我肚。身虽披鳞甲,心中一物无。” 宋 陆游 《眉州郡燕大醉中间道驰出城宿石佛院》诗:“径投野寺睡正美,鱼鼓忽报江天明。” 清 朱彝尊 《兜率院》诗:“六时响鱼皷,四面围筠杉。” 清 蒋景祁 《瑞鹤仙·慈仁寺松》词:“叹支离相伴,一篝佛火,沸彻僧寮鱼鼓。”
    (2).一种竹制打击乐器。详“ 鱼鼓简子 ”。

英文翻译

  • 1.见“渔鼓” [yú gǔ]

基本含义

  • 指人们在进行某项事情时,有人提醒或者暗示,使其警觉或者警惕。

详细解释

  • 成语“鱼鼓”源自于古代渔民在打鱼时使用的一种工具。渔民在海边打鱼时,为了避免鱼儿逃走,会敲击鼓声或者提醒其他人,使鱼儿警觉并不敢逃跑。因此,“鱼鼓”成语引申为在某项事情中,有人提醒或者暗示,使其警觉或者警惕。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在某种情况下,有人给予警示或者提醒,使人警觉起来,防止出现意外。

故事起源

  • 古代有一位渔民,每次打鱼时总会敲击鼓声来提醒其他人。有一天,他的朋友问他为什么要敲鼓,他回答说:“鱼儿听到鼓声会警觉,不敢逃跑。”这个故事传开后,人们开始用“鱼鼓”来比喻在某项事情中,有人提醒或者暗示,使其警觉或者警惕。

成语结构

  • 主体词“鱼鼓”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鱼”表示鱼儿,而“鼓”表示敲击的声音。

例句

  • 1. 在考试前,老师提醒我们要做好复习,起到了鱼鼓的作用。2. 警察在街上巡逻,起到了鱼鼓的作用,使犯罪分子不敢轻举妄动。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鱼鼓”形象化地记忆。想象自己是一位渔民,在打鱼时用鼓声提醒鱼儿,使其警觉起来,不敢逃跑。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警示、提醒相关的成语,如“警钟长鸣”、“居安思危”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在考试前提醒我们要认真备考,起到了鱼鼓的作用。2. 初中生:父母在我们外出旅行时,总是提醒我们要注意安全,起到了鱼鼓的作用。3. 高中生:在参加比赛前,教练提醒我们要保持冷静,起到了鱼鼓的作用。4. 大学生:朋友在我考试前鼓励我要有信心,起到了鱼鼓的作用。

拆字解意

鱼鼓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