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黄花苜蓿在词典中的解释
huánghuāxu

黄花苜蓿

拼音huáng huā mù xu

注音ㄏㄨㄤˊ ㄏㄨㄚ ㄇㄨˋ ㄒㄩ

繁体

基本解释

  • 即金花菜。两年生草本植物,复叶由三片小叶合成,小叶团扇形,开黄花蝶形花,果实为荚果,有刺。是绿肥作物,也可做牧草。

基本含义

  • 形容事物过时或不再有用。

详细解释

  • 黄花苜蓿是指苜蓿的花已经开黄了,代表着苜蓿已经过了可以作饲料的时候,不再有用。用来形容人或事物过时、不再有用或价值。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过时、不再有用的情况,也可用于形容事物过时、不再有用的情况。

故事起源

  • 黄花苜蓿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十五年》中,故事中描述了一位叫季友的人在战争中负责给士兵们提供苜蓿作饲料。有一天,他的苜蓿已经过时了,但他仍然想把它们给士兵们吃,结果士兵们不愿意吃这些黄花苜蓿,认为已经不再有用。从此,黄花苜蓿就成为了形容过时或不再有用的词语。

成语结构

  • 黄花+苜蓿

例句

  • 1. 这个发明已经过时了,已经是黄花苜蓿了。2. 他的观念太陈旧了,已经是黄花苜蓿了。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黄花苜蓿的花已经开黄了,代表着不再有用,通过这个形象来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类似的成语,如“一代宗师”、“一蹴而就”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旧玩具已经是黄花苜蓿了,我要换新的玩具。2. 初中生:这本书已经过时了,是黄花苜蓿,我不想再读了。3. 高中生:这种传统的礼仪已经是黄花苜蓿了,我们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