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覩
拼音guān dǔ
注音ㄍㄨㄢ ㄉ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 观睹 ”。观看。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开善寺》:“ 丑多 亡日,像自然金色,光照四隣。一里之内,咸闻香气,僧俗长幼,皆来观覩。” 唐 元稹 《永福寺石壁<法华经>记》:“又明年徙 会稽 ,路出於 杭 , 杭 民竞相观睹。” 宋 黄庭坚 《次韵时进叔二十六韵》:“舍前花木深,春物丽观覩。”
基本含义
- 观察、察觉、看得清楚
详细解释
- 观覩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观”表示观察、看,第二个字“覩”表示明白、清楚。合在一起,观覩的意思是观察得非常清楚,能够察觉到事物的本质和细节。
使用场景
- 观覩一词常用于描述人对事物观察得非常细致、深入,能够洞察事物的真相和本质。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洞察力非常强,能够看透问题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故事起源
- 《左传·襄公十九年》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鲁国大夫季康子因为观察得非常清楚,能够看出一个人的真实本性而受到襄公的赞赏。从此,观覩一词逐渐被用来形容人的洞察力。
成语结构
- 观覩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 1. 他对细节观覩得非常仔细,所以经常能够发现一些别人忽略的问题。2. 她的洞察力很强,对人对事都能够观覩到本质。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观”字与“看”联系起来,将“覩”字与“明白”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自己站在高处,观察周围的景象,从而观察得非常清楚。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有关观察力和洞察力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观覩到了一只小鸟在树上唱歌。2. 初中生:通过观覩,我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3. 高中生:他的观覩力非常强,能够看透人心。4. 大学生:通过观覩社会现象,我对社会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