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量
拼音yí liàng
注音ㄧˊ ㄌㄧㄤˋ
繁体
基本解释
标准量器。《通典·乐四》:“ 魏 初 杜夔 造斛,即《周礼》所谓嘉量也…… 晋 氏播迁,亡其彝量。”
基本含义
- 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衡量或评价。
详细解释
- 彝量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彝”是指古代称重的器具,也可以表示衡量的标准;“量”表示衡量或评价。因此,彝量的基本含义是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衡量或评价。
使用场景
- 彝量一词常用于形容对事物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或衡量。它可以用于讨论考试成绩、工作表现、商品质量等方面。同时,彝量也可以用于指导人们在评价他人或事物时应该遵循公平、客观的原则。
故事起源
- 彝量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刑法志》中。相传,汉朝时期,有一位名叫杨震的官员,他以公正严谨的评价而闻名。有一次,皇帝想要评价一位大臣的才能,就请杨震进行评价。杨震用彝量来比喻自己的评价,他说:“我评价大臣的能力,就像用彝量衡量物品一样,公正、客观。”此后,彝量一词成为了形容公正评价的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彝”和“量”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彝量,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员工。2. 老师用彝量的眼光评价了学生的作业,给出了公正的分数。3.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只有通过彝量才能找到最好的产品。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彝量”与“衡量”进行联想,它们的发音相似且意思相近。你可以想象使用一个古代的衡量器具来衡量或评价事物的标准,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彝量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衡量器具的发展历史,以及古代评价制度的演变。这将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彝量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用彝量的眼光评价了我的画,给了我满分。2. 初中生:这次期末考试,我希望能够得到公正的彝量。3. 高中生:学校领导通过彝量的方式评选出了最佳班级。4. 大学生:在实习期间,我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彝量,得到了公司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