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配藜在词典中的解释
pèi

配藜

拼音pèi lí

注音ㄆㄟˋ ㄌ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 分散貌。《文选·扬雄<甘泉赋>》:“樵蒸昆上,配藜四施。” 李善 注:“ 张晏 曰:‘配藜,披离也。’言燔燎之盛,故樵蒸之光同上,而披离四布也。”

基本含义

  • 指夫妻之间相互帮助、相互配合。

详细解释

  • 成语“配藜”中的“藜”是一种农作物,古代常用作饲料。这个成语比喻夫妻之间相互帮助、相互配合,共同努力。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夫妻之间相互协作、相互支持的情景。也可用于描述其他团队合作紧密、互相配合的场合。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四年》:“犹之与藜,相为蔽负。”传说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因受到追杀,与妻子藜姬一起逃亡,饥寒交迫之际,藜姬把自己的衣服撕成两半,一半给了丈夫,一半自己披在身上。这个故事表达了夫妻之间相互扶持、共同度过困难的精神。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主语为夫妻双方,谓语为“配”,宾语为“藜”。

例句

  • 1. 他们夫妻俩真是一对配藜的好搭档,工作中总能互相帮助。2. 在这个团队中,大家配藜得很好,合作默契。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配藜”想象成夫妻之间相互帮助、相互配合的场景,比如一对夫妻一起种植藜草,互相扶持。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夫妻关系、家庭和团队合作相关的成语,如“夫唱妇随”、“和衷共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爸爸妈妈一起做家务,他们真是一对配藜的好榜样。2. 小学生:我们班上同学互相帮助,大家都配藜得很好。3. 初中生:在团队合作中,大家要互相配藜,共同完成任务。4. 高中生:夫妻之间要相互配藜,共同承担家庭的责任。

拆字解意

配藜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