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眼捕雀
拼音yǎn yǎn bǔ què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yǎn yǎn bǔ què ㄧㄢˇ ㄧㄢˇ ㄅㄨˇ ㄑㄩㄝˋ
掩眼捕雀
同“ 掩目捕雀 ”。《魏书·尒朱荣传》:“惟欲指影以行权,假形而弄詔,此则掩眼捕雀,塞耳盗钟。”
基本含义
- 指用手捂住眼睛,却试图捕捉鸟儿。比喻方法错误,不能解决问题。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中的“掩眼”意味着遮住眼睛,而“捕雀”则指捕捉小鸟。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一个人试图用错误的方法解决问题,结果只会徒劳无功。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们在解决问题时采取错误的方法或策略。在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领域中,我们都应该避免“掩眼捕雀”的行为,而要选择正确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故事起源
- 《史记·苏秦列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苏秦是战国时期的一个著名外交家。有一次,苏秦来到赵国,想要得到赵国的支持。他找到了赵国的国君,说服他们与其他国家结盟。然而,苏秦的方法是先用布将自己的眼睛蒙住,然后抓住一只鸟。他想通过这个举动来向赵国国君解释,如果一个人能够在看不见的情况下抓住一只小鸟,那么他也能在看不见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然而,赵国国君并不认同苏秦的方法,认为这种方法是愚蠢的。因此,这个成语就源自于苏秦的这个故事。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两个词组成,分别是“掩眼”和“捕雀”。
例句
- 1. 他总是掩眼捕雀,从来不考虑实际的解决方法。2. 不要掩眼捕雀,应该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掩眼”想象成一个人用手遮住自己的眼睛,然后试图抓住飞过的小鸟的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这种错误的方法会让小鸟飞走,无法捕捉到,所以要记住“掩眼捕雀”的含义是指错误的方法。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比如“闭门造车”、“兔死狗烹”等,来拓展对错误方法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掩眼捕雀地试图抓住飞过的蝴蝶。2. 小学生:我不会掩眼捕雀,而是先想想正确的解决方法。3. 中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避免掩眼捕雀的行为,要学会分析问题并采取正确的解决方法。4. 大学生:我们应该摒弃掩眼捕雀的思维,要学会思考和探索更好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