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忠愤在词典中的解释
zhōngfèn

忠愤

拼音zhōng fèn

注音ㄓㄨㄙ ㄈㄣ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忠义愤激。《魏书·刁冲传》:“ 冲 乃抗表极言其事。辞旨恳直,文义忠愤。” 宋 李如箎《东园丛说·书说》:“ 唐 杜工部 更 天寳 之乱,作诗独出忠愤,措意甚深,而用事不苟。” 明 杨慎 《岁享旌忠庙碑记》:“以身殉城,以死勤事,忠愤之气,凛然千载。” 章炳麟 《杂感》诗之一:“羣公辛苦怀忠愤,尚忆‘ 扬州 十日’不?”

基本含义

  • 指对国家、民族或正义事业忠诚并且愤怒不平的情感。

详细解释

  • 忠愤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忠”和“愤”。忠指对国家、民族或正义事业的忠诚,愤指愤怒不平。忠愤在一起表示忠诚和愤怒的结合,表达了对不公正、不道德行为的强烈不满和愤怒。

使用场景

  • 忠愤常用于描述对国家利益、民族尊严或公正事业的忠诚和愤怒。可以用于表达对不义行为的谴责,对侵略行为的抗议,或对社会不公正现象的不满等。

故事起源

  • 忠愤一词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初败,赵人张良以忠愤死。”这里的忠愤指的是张良对项羽的忠诚和对战败的愤怒。后来,忠愤逐渐成为表达对国家、民族或正义事业忠诚并愤怒不平的常用词语。

成语结构

  • 忠愤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对国家的忠愤使他勇敢地站出来维护正义。2. 面对不公正的待遇,她内心充满了忠愤之情。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忠愤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对国家、民族或正义事业的忠诚和愤怒,并与忠愤这个成语联系起来。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忠愤相关的成语,如忠心耿耿、义愤填膺等,以扩大词汇量和加深对忠愤情感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对祖国的忠愤使我更加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做出贡献。2. 初中生:面对社会不公正现象,我内心充满了忠愤之情,希望能改变现状。3. 高中生:对于国家的利益受损,我感到忠愤难平,希望能为国家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

拆字解意

忠愤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