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救亡运动
拼音kàng rì jiù wáng yùn dòng
注音ㄎㄤˋ ㄖㄧˋ ㄐㄧㄨˋ ㄨㄤˊ ㄧㄨㄣˋ ㄉㄨㄙ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抗日救亡运动 kàng-Rì jiùwáng yùndòng
[the Movement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and Save the Nation from Extinction] 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国民党政府卖国政策的爱国运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军步步紧逼的进攻,国民党政府坚持不抵抗政策,民族危机严重。全国各地学生、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纷纷举行罢课、罢工,向国民党政府请愿、示威,要求抵抗日本的侵略。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也公开表示支持,要求国民党政府改变政策。各地人民还组织“抗日救国会”等团体,募捐支援抗日军队和开展抵制日货等爱国运动。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广大人民积极响应,成立各界人民的抗日救亡团体,掀起了全国抗日救国的新高潮
详细解释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各地工人、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纷纷举行罢工、罢课,向国民党政府请愿和示威游行,反对不抵抗政策。一二八事变后,上海工人、农民、学生积极支援十九路军抵抗日本侵略军。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积极要求国民党政府改变政策。各地人民还组织“抗日救国会”等团体,募捐支援抗日军队和开展抵制日货等。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共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领导了一二九运动,使抗日救亡斗争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
基本含义
- 抗日救亡运动是指中国人民在二战期间为抵抗日本侵略而进行的一系列抗日斗争和救亡运动。
详细解释
- 抗日救亡运动是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次全民族统一战线,包括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斗争。这场运动的目的是为了保卫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恢复国家的独立和和平。
使用场景
- 抗日救亡运动这个词语常常用于描述中国人民在二战期间的抵抗行动,也可以用于形容任何抵抗侵略的运动或斗争。
故事起源
- 抗日救亡运动这个词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战期间,当时中国面临着日本侵略的威胁,中国人民团结起来,进行了长期的抗战。这场运动的历史意义深远,成为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
成语结构
- 抗日救亡运动由四个汉字组成,每个字都有着独特的含义,共同构成了这个成语的整体意义。
例句
- 1. 在抗日救亡运动中,中国人民表现出了坚定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2. 抗日救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篇章,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记忆技巧
- 1. 将抗日救亡运动的每个字的含义记忆起来,然后将它们组合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完整的记忆图像。2. 制作一张包含抗日救亡运动的记忆卡片,上面写下成语的解释和例句,反复阅读和回忆。
延伸学习
- 1. 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深入了解抗日救亡运动的具体内容和影响。2. 阅读相关的历史书籍和文章,了解更多关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故事和细节。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抗日救亡运动中,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保卫了祖国。2. 初中生:抗日救亡运动是中国人民为了抵抗日本侵略而进行的一场伟大斗争。3. 高中生:抗日救亡运动的胜利为中国的独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4. 大学生:抗日救亡运动是中国人民为了捍卫民族尊严而进行的一次伟大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