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脱误在词典中的解释
tuō

脱误

拼音tuō wù

注音ㄊㄨㄛ 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 ◎ 脱误 tuōwù
    [omissions and errors] 文字脱漏和错误,泛指疏忽失误

英文翻译

  • 1.omissions and errors

详细解释

  • (1).脱漏、错误。《后汉书·安帝纪》:“詔謁者 刘珍 及五经博士,校定 东观 五经、诸子、传记、百家蓺术,整齐脱误,是正文字。” 唐 刘知几 《史通·古今正史》:“ 刘向 取校 欧阳 、大小 夏侯 三家经文,脱误甚众。” 清 孙星衍 《<说文>序》:“ 汉 人之书多散佚,独《説文》有完帙,盖以歷代刻印得存,而传写脱误,亦所不免。” 郭沫若 《我怎样写<棠棣之花>》:“《战国策》本是由零星的篇简集成的书,文字亦多脱误。” 钱锺书 《<围城>重印前记》:“这部书初版时的校读很草率,留下不少字句和标点的脱误。”
    (2).疏忽失误。《后汉书·刘宽传》:“物有相类,事容脱误。”

基本含义

  • 脱离错误,纠正错误

详细解释

  • 脱误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脱”表示摆脱、离开,第二个字“误”表示错误。脱误的基本含义是指摆脱错误,纠正错误的意思。

使用场景

  • 脱误通常用于指责或者劝告他人改正错误。在工作场合或者学习中,当某人犯了错误时,可以使用脱误来提醒对方及时纠正错误,以避免进一步的问题。

故事起源

  • 脱误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官员。相传,有一次这位官员在处理政务时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导致了一场重大的灾难。后来,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积极采取措施纠正错误,最终成功解决了问题。这个故事传承下来,形成了成语“脱误”。

成语结构

  • 脱误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脱”和名词“误”组成。

例句

  • 1. 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立刻采取措施脱误。2. 在工作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脱误,以避免问题的扩大。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脱误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走路时,不小心踩到了一个错误,然后迅速将脚抬起来,摆脱了这个错误。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错误相关的成语,如“改过自新”、“扬长避短”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发现我作业上有错别字,让我及时脱误。2. 初中生:我在考试中答错了一个问题,后来我意识到了错误并及时脱误。3. 高中生:我在写作文时犯了一个严重的语法错误,老师批评了我一番,提醒我要脱误。

拆字解意

脱误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