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贴服在词典中的解释
tiē

贴服

拼音tiē fú

注音ㄊㄧㄝ ㄈ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驯顺;服帖。《北齐书·厍狄士文传》:“法令严肃,吏人贴服,道不拾遗。”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李青莲诗》:“不知 章仇 在 蜀 ,正当 天宝 之初,中外晏安,臣僚贴服,岂有所顾虑!” 郭沫若 《洪波曲》第九章三:“在自己头上戴上一顶‘抗战’的高帽子,于是尽管是一个活无常,大家也只好在他的面前贴服了!”
    (2).平贴,平服。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居室·联匾》:“蕉叶题诗,韵事也;状蕉叶为联,其事更韵,但可置於平坦贴服之处,壁间门上皆可用之,以之悬柱则不宜。”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居室·联匾》:“柱圆板方,柱窄板阔,彼此牴牾,势难贴服。”
    (3).舒坦。 殷夫 《小母亲》:“一方面也是她忍苦的惯性,觉得要做得像小姐似的,有些不贴服。”

基本含义

  • 指服从、顺从。

详细解释

  • 贴服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贴”意为依附、附着,第二个字“服”意为服从、顺从。贴服表示人们对某个事物或者某个人的顺从和依附。

使用场景

  • 贴服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们对权威、长辈或者强势方的顺从,也可以用于形容人们对某种观点或者规则的接受和认同。例如,你可以用贴服来形容一个学生对老师的言传身教的顺从,或者一个员工对上司的指示的顺从。

故事起源

  • 贴服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军事用语。在古代战争中,士兵们需要服从将领的命令,依附于将领的指挥,以确保战斗的胜利。因此,贴服一词由此衍生出来,成为形容顺从、服从的成语。

成语结构

  • 贴服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贴”和宾语“服”组成。

例句

  • 1. 她对父母的教诲始终贴服。2. 学生们对老师的指导非常贴服。3. 领导的决策是正确的,我们应该贴服。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贴服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是一张贴在墙上的海报,完全依附于墙面,无法动弹,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完全服从。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贴服相关的成语,如“贴心”、“贴金”等,以拓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对老师的要求非常贴服,每天都按时完成作业。2. 初中生:学习要贴服自己的目标,努力提高成绩。3. 高中生:考试前,我会贴服老师的复习计划,以确保取得好成绩。4. 大学生:大学生活中,我们需要贴服学校的规章制度,以维护良好的学习环境。

拆字解意

贴服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