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赞
拼音zá zàn
注音ㄗㄚˊ ㄗ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古代用以赞颂人、事、物的文体之一种。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赞颂体或相似,今无甚变,惟因事殊用,或分三体:一曰史赞,一曰哀赞,一曰杂赞。”夹注引 方熊 《文章缘始补注》:“杂赞,意专褒美,若诸集所载人物文章书画诸赞是也。”
基本含义
- 指不分青红皂白地乱赞一通。
详细解释
- 杂赞是指毫无分辨地胡乱赞扬,不加以辨别地给予赞美。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批评人们对于事物评价不够准确和理性,过于主观和盲目。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于批评别人过分赞美,或者形容自己在评价事物时没有理性和准确性。
故事起源
- 《韩非子·难一》中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有个人欣赏古代的名人,他对每个人的评价都是毫不分辨地赞美。他对一位朋友说:“你真是了不起,你的才华和学识堪比孔子!”朋友听了很高兴,但他的妻子却不同意,她说:“你这样不加分辨地赞美别人,就像是把地上的杂草都当成了美丽的花一样。”从此,人们就用“杂赞”来形容这种不分青红皂白地乱赞一通的行为。
成语结构
- 杂赞由两个字组成,其中“杂”是形容词,表示不分青红皂白;“赞”是动词,表示赞扬。
例句
- 1. 他对每个人都是杂赞一番,没有任何理性和准确性。2. 这些评论完全是杂赞,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分析和评价。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杂赞”与“杂草”进行联想,因为杂赞的意思是不分青红皂白地乱赞一通,就像把地上的杂草都当成了美丽的花一样。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类似的成语,如“一无是处”、“滥竽充数”等,可以帮助扩展对于评价和赞扬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总是杂赞我们的作品,让我们觉得自己特别厉害。2. 初中生:有些同学在班级里杂赞他人,为了讨好别人而不顾实际情况。3. 高中生:我们应该理性地评价他人的成绩,不要随意杂赞,也不要随意诋毁。4. 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有些人为了追求点赞和关注,会不分青红皂白地杂赞他人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