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吏目在词典中的解释

吏目

拼音lì mù

注音ㄌㄧˋ ㄇ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古官名。 元 于儒学提举司及各州设吏目为参佐官。 明 之翰林院、太常寺、太医院,留守、安抚、招讨、市舶、盐课诸司及都指挥司、各长官司、各千户所、各州均有设置。 清 唯太医院、五城兵马司及各州置之。其职除太医院吏目与医士类似外,其余或掌文书,或佐理刑狱及官署事务。《红楼梦》第八三回:“ 贾赦 道:‘方才风闻宫里头传了一个太医院御医,两个吏目去看病。’”《官场现形记》第四三回:“新选 蘄州 吏目 随太爷 特来稟见。”

基本含义

  • 指官员的眼睛,也比喻官员的视察、监督。

详细解释

  • 吏目是由两个词组成的,吏指官员,目指眼睛。成语吏目形容官员的眼睛,意味着官员的视察、监督。它强调了官员应该以正直公正的眼光来审视和监督下属的工作,以确保政务的廉洁和效率。

使用场景

  • 吏目一词通常用于批评官员不负责任、不公正或贪污腐败的行为。也可以用来形容官员的工作态度和素质。

故事起源

  • 吏目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书·世祖纪》中的一则故事中。故事讲述了晋朝时期,有一个官员在巡视时,看到了一棵树上的桃子很多,就下令将桃子全部摘下来。这个故事说明了官员应该以正直公正的眼光来监督工作,而不是滥用职权或贪污腐败。

成语结构

  • 吏目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 1. 这位官员的吏目非常严厉,对下属的工作要求非常严格。2. 审计部门需要保持吏目清明,对财务违规行为进行监督和惩处。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吏目与官员的工作相关联,想象一个官员用他的眼睛来监督和审视下属的工作。这样可以帮助记忆吏目的基本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官员的体制和职责,以及官员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学校的吏目,他们要监督我们的学习。2. 初中生:我们应该保持吏目清明,遵守校规校纪。3. 高中生:政府官员应该以公正的吏目来监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4. 大学生及以上:吏目是官员的重要品质之一,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非常重要。

拆字解意

吏目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