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忠孝在词典中的解释
zhōngxiào

忠孝

拼音zhōng xiào

注音ㄓㄨㄙ ㄒㄧㄠ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忠于君国,孝于父母。《孝经·开宗明义》“终於立身” 汉 郑玄 注:“忠孝道著,乃能扬名荣亲,故曰终於立身也。”《东观汉记·北海敬王刘睦传》:“大王忠孝慈仁,敬贤乐士。” 唐 韩愈 《潮州请置乡校牒》:“人吏目不识乡饮酒之礼,或未尝闻《鹿鸣》之歌,忠孝之行不劝,亦县之耻也。”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王风既降,圣教莫修,忠孝情衰,廉耻道丧。”

基本含义

  • 忠诚和孝顺

详细解释

  • 忠指对国家、家庭或朋友表现出的忠诚和坚定的信仰;孝指对父母表现出的敬爱和孝顺。

使用场景

  • 忠孝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同时具备忠诚和孝顺的品质,也可以用来表达对忠诚和孝顺的赞美。

故事起源

  • 忠孝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中,是孔子对于人们应该具备的美德的重要要求。忠孝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被视为传统道德的核心价值观。

成语结构

  • 忠孝是一个双音节成语,由两个单独的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对国家和家人都非常忠孝。2. 他的忠孝令人敬佩。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忠”字和“孝”字分别与忠诚和孝顺这两个概念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忠孝的重视,以及其他与忠孝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做一个忠孝的好孩子。2. 初中生:忠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当传承下去。3. 高中生:只有忠孝,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