捶胸顿足
拼音chuí xiōng dùn zú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chuí xiōng dùn zú ㄔㄨㄟˊ ㄒㄩㄥ ㄉㄨㄣˋ ㄗㄨˊ
捶胸顿足(捶胸頓足)
◎ 捶胸顿足 chuíxiōng-dùnzú
[beat the breast and stamp the feet (in deep sorrow or anger)] 形容极为悲伤或悔恨的样子
基本含义
- 形容极度懊恼、悔恨的样子。
详细解释
- 捶胸指用拳头猛击胸口,顿足指重重地跺脚。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因为极度懊恼、悔恨而情绪激动的样子。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形容发生了重大错误或遭受了巨大损失后的懊悔、后悔之情。也可以用于形容对某种不公正待遇极度愤怒和不满的情绪。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于中国古代的《左传》,其中记载了一个叫做晏婴的人在齐国任官时,因为他的建议被忽视而感到非常懊悔和愤怒,他就用拳头猛击胸口,并重重地跺脚,以表达自己的懊恼之情。
成语结构
- 捶胸顿足是一个由两个动词和两个名词组成的四字成语。
例句
- 1. 他听到自己的错误判断导致公司破产,不禁捶胸顿足。2. 当他得知自己错过了机会,他捶胸顿足地后悔不已。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因为极度懊恼而用拳头猛击胸口,并重重地跺脚的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懊恼、后悔相关的成语,如“痛心疾首”、“悔不当初”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考试没考好,回家后捶胸顿足地哭了。初中生:我错过了一个重要的比赛,真想捶胸顿足。高中生:我辛辛苦苦准备了很久的演讲,结果一紧张就忘词了,当时真是捶胸顿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