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不逾时
拼音shǎng bù yú shí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shǎng bù yú shí ㄕㄤˇ ㄅㄨˋ ㄧㄩˊ ㄕㄧˊ
赏不逾时
谓及时行赏。
基本含义
- 指欣赏的时机不能超过适宜的时间,意味着要及时欣赏、珍惜事物。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源自于《史记·李斯列传》中的一句话:“欲赏者,赏不逾时。”意思是要赏赐的时候,应该在适宜的时间内给予,不能拖延。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形容及时赏识他人的才华、品味或者美好事物。也可以用于提醒人们要抓住时机,不要错过合适的时机。
故事起源
- 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秦朝的李斯。当时,李斯是秦始皇的宰相,他非常重视赏赐,认为赏赐能够激励人们的积极性。他在《史记》中强调了赏赐要及时的重要性。
成语结构
- 赏不逾时的结构是“动词+不+动词+时”,表示一个动作不能超过适宜的时间。
例句
- 1. 他的演讲很精彩,我们要赶紧给予赞赏,赏不逾时。2. 这幅画真美,你应该及时购买,赏不逾时。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赏不逾时”与“时不我待”进行对比记忆,两个成语都强调了时间的重要性。可以想象一幅画作或者一束鲜花,如果你错过了欣赏的时机,画作可能会被别人买走,鲜花可能会凋谢,所以要及时赏赐。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意思的成语,如“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时不我待”等,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成语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讲的故事真有趣,我们要赶紧听,赏不逾时。2. 初中生:这本书很好看,我要趁着假期赶快读完,赏不逾时。3. 高中生:老师的讲解很深入,我们要及时学习,赏不逾时。4. 大学生:这次实习机会难得,要好好把握,赏不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