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识
拼音shēng shí
注音ㄕㄥ ㄕ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1).预见,先见。 宋 袁世弼 《谒吴大帝庙》诗:“ 长沙 兆生识,典午赖餘风。”
(2).生灵;百姓。 唐 元结 《广德二年贺赦表》:“陛下以慈惠驭兆庶,以谦让化天下,凡所赦宥,皆允人望,凡所敦劝,皆合大经。生识之类,不胜大幸。”
基本含义
- 指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而获得的知识和认识。
详细解释
- 生识是由“生”和“识”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生”表示亲身经历、实践,而“识”表示知识、认识。生识的意思是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实践来获得知识和认识。
使用场景
- 生识常用于描述通过实践、经验而获得的知识和认识。可以用于表达对某个人或某个领域的深刻理解和认识。
故事起源
- 生识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物》一章中。庄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他在《庄子》一书中提出了许多深刻的思想和观点。在《外物》一章中,庄子讲述了一个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获得了对外物的真正认识和理解,从而得出了“生识”的观点。
成语结构
- 生识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生”是动词,表示亲身经历和实践,“识”是宾语,表示知识和认识。
例句
- 1. 他通过多年的实践工作,获得了丰富的生识。2. 只有亲身经历才能获得真正的生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生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生活中不断经历和实践,从而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和认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生识相关的成语,如“经验之谈”、“亲身体验”等,以加深对生识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我对科学知识有了更深的生识。2. 初中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获得了许多生识,对社会有了更深的认识。3. 高中生:通过实习工作,我积累了许多生识,对职业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4. 大学生:在实践课程中,我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获得了更多的生识,对专业有了更深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