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壠
拼音mài lǒng
注音ㄇㄞˋ ㄌㄨㄙˇ
繁体
基本解释
见“ 麦陇 ”。1.麦田。2.麦田中的小路。
基本含义
- 指受到压迫、欺凌的人,比喻处境困难。
详细解释
- 麦壠,古代农民在田地中间或田埂上,用麦秸、稻草等筑成的一种用来防止水流冲刷的临时性土堤。这个成语比喻在社会生活中受到压迫、欺凌或处于困境之中的人。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被压迫、欺凌或处境困难的人。可以用来形容社会底层的人、被迫害的弱势群体、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等。
故事起源
- 麦壠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王莽传》中,其中记载了王莽时期百姓的困苦生活。当时,百姓生活困难,被压迫得像麦壠一样。后来,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处于困境中的人。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麦壠”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这个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怀还不够,他们仍然像麦壠一样受到压迫。2. 在那个封建社会,妇女的地位就像麦壠,受到各种束缚和限制。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麦壠的形状和用途,想象一个被压迫的人被困在麦壠中,无法自由行动,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古代社会的不公正和压迫的历史事件,进一步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使用场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要互相帮助,不要让同学感到像麦壠一样的困难。2. 初中生:班里有一个同学家境不好,我们要关心他,不要让他感到像麦壠一样被孤立。3. 高中生:社会上存在很多的不公正现象,我们应该努力改变,不让任何人再像麦壠一样受到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