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桃殳在词典中的解释
táoshū

桃殳

拼音táo shū

注音ㄊㄠˊ ㄕㄨ

繁体

基本解释

  • 桃木做的殳杖。古人佩以为戒。《韩诗外传》卷十:“ 齐桓公 出游,遇一丈夫,褒衣应步,带著桃殳。 桓公 怪而问之……丈夫曰:‘是名戒桃,桃之为言亡也。夫日日慎桃,何患之有?故亡国之社,以戒诸侯;庶人之戒,在於桃殳。’ 桓公 説其言,与之共载。来年正月,庶人皆佩。”

基本含义

  • 指以桃木制成的兵器,也用来比喻刚强勇猛的人。

详细解释

  • 桃殳是古代兵器之一,用桃木制成,形状像矛,但更短一些。桃木质地坚硬,具有弹性,所以桃殳在战斗中常常能够弯曲而不折断。因此,桃殳成为了象征刚强勇猛的标志。用桃殳比喻人的品质时,表示此人坚强勇猛,意志坚定。

使用场景

  • 桃殳常用于形容人的品质,尤其是形容勇敢、坚强、果断的人。可以用来形容军事将领、战士、运动员等具有勇气和毅力的人。

故事起源

  •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了桃殳的故事。楚国将领项羽在与秦军作战时,身边有一位士兵手持桃木制成的短矛,勇猛无比,战斗中不畏艰险。后来,项羽战败,他的桃木短矛也成为了后世所称的“桃殳”。

成语结构

  • 主语+ 谓语

例句

  • 1. 他在比赛中展现出了桃殳般的勇气和决心。2. 这位将军带领的部队都是桃殳中的猛虎,战无不胜。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将桃木短矛的形象与勇猛的人联系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印象。可以想象一个手持桃木短矛的勇士,勇敢地冲向敌人,表现出他的刚强和勇猛。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兵器和战争文化,以及其他与勇猛、坚强相关的成语,如“刚毅坚韧”、“勇往直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就像一把桃殳,勇敢地保护着我们。2. 初中生:这个运动员的精神就如同桃殳一样,永不退缩。3. 高中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要像桃殳一样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拆字解意

桃殳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