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白腹锦鸡在词典中的解释
báijǐn

白腹锦鸡

拼音bái fù jǐn jī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  白腹锦鸡又称铜鸡,雄鸟体长113—145厘米,体重650—960克;雌鸟体长54—67厘米,体重585—900克。雄鸟的头、顶、背、胸等均为翠绿色,散出金属光泽;头上有一绺发状羽形成的紫红色羽冠,像“小辫”一样,披散在后颈;颈部由白色镶黑边的羽毛形成翎领,像披肩一样围着头和颈部;下背和腰部是明黄色,往下转朱红色;腹部银白色;尾羽银灰色,具黑白相杂的云状斑纹和横斑。虹膜褐色;嘴蓝灰色;腿、脚青灰色。当它拖着光亮似锦的长尾,在高山灌丛和矮竹林中轻盈袅娜地奔走时,很是令人喜爱。

    中文学名:

    白腹锦鸡

    别称:

    铜鸡 笋鸡 衾鸡 箐鸡 宽宽鸡

    界:

    动物界

    目:

    鸡形目(GALLIFORMES )

    科:

    雉科

    属:

    锦鸡属

    分布区域:

    缅甸东北部至中国西南部

    保护等级:

    二级

    拉丁学名:

    Phasianidae

    同物异名:

    Leadbeater, 1829

详细解释



  •  【分布】

    分布范围:缅甸东北部至中国西南部。引种至欧洲。 分布状况:全球性濒危(Collar et al., 1994)。海拔1800~3600米山林的非常见鸟,白腹锦鸡没有亚种分化,在我国分布于西藏东南部、云南、四川南部、贵州西部至广西西部红腹锦鸡分布的西界。通常也为是中国特有鸟类。170多年前,英国人便把白腹锦鸡弄到伦敦饲养。同红腹锦鸡一样,它也是世界上最漂亮的观赏雉,在各地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养殖场均有饲养。

    【习性】

    白腹锦鸡栖息于海拔从1000以下到40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中,也栖息于林缘灌丛、草破和矮竹林间,冬季到农田附近觅食。夜晚栖于树冠隐蔽处,白天下树在地上活动。多集成4—5只,或10余只的小群,冬季可达20—30只。极善奔走,在林中行走极快,但飞行能力差,一般很少飞翔,遇危险时多通过疾速奔跑和藏匿来避敌,仅在危急时才起飞上树,或沿山坡向下滑翔。杂食性,但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常以植物的茎、叶、花、果实、种子和农作物为食,也吃部分昆虫等动物性食物,其中较为常见的食物种类有马桑、胡颓子、花揪果、青杠果、半夏、华山松、木姜子、山樱桃、悬钩子、白牛筋、四照花,以及农作物小麦、玉米、黄豆、马铃薯和动物性食物金针虫、金龟子、叩头虫、蟋蟀、蜗牛、白蚁、蝗虫、鳞翅目幼虫等。主要在地上觅食。有时亦飞到树上啄食。觅食活动多在上午和下午,尤以早晨和临近傍晚较为频繁,中午多休息。有时亦到林缘灌丛草坡和农田地觅食。

    叫声:繁殖期雄鸟发出响亮、粗犷而悠远的ga-ga-ga叫声,或粗声的gua音;群叫声为柔软的shu-shu-shu-sss。告警叫声为刺耳的shi-ya。雌鸟召唤雏鸟的叫声为guo-guo-guo。雄鸟受威胁时叫声为ja-ja-ja-ja。

    【繁殖】

    繁殖期4一6月。一雄多雌制。通常1只雄鸟配2一4只雌鸟。3月初雄鸟即出现发情行为。雄鸟间出现追赶和争斗。并开始占领领域。雄鸟常在自己领域内高声啼叫,求偶炫耀为侧面型。求偶时雄鸟眼下方粉绿色肉垂充血膨胀,后枕部白色披肩呈扇形展开,不停地围绕雌鸟转圈炫耀,并不时的将朝向雌鸟一侧的披肩向前下方极度伸展,两翅亦下垂,整个背部亦倾向雌鸟,显露出鲜艳的背羽;伺时将尾羽亦向雌鸟张开如扇,在雌鸟周围作圆弧形或半圆弧形运动,嘴里发出“呼”的声音,并保持此姿势一至数秒。如果雌鸟移动位置,雄鸟则迅速跳动,走半圆形或弧形路线抢在雌鸟前面,再重覆上述动作,反覆炫耀,并不时啄雌鸟头部,雌鸟若受啄蹲伏时,雄鸟即刻跳至雌鸟背部,并用嘴啄住雌鸟头部羽毛进行交尾。交尾时雌乌将尾偏向一侧,两个泄殖腔相吻合完成交尾。求偶炫耀时间最短为7分钟,最长达45分钟。通常营巢于林下灌丛、草丛或倒木和枯枝下地上,也有在岩缝里营巢。营巢位置一般都甚隐蔽,很难发现。巢甚简陋,通常为一圆形或椭圆形浅土坑,内再垫以枯草、枯叶和羽毛。巢的大小为15—25×19—27厘米,深5—13厘米。每窝产卵5—9枚,最多12枚,卵的颜色为浅黄褐色或乳白色,光滑无斑,大小为43—46.2×33—35.3毫米,卵重21—32克。孵化期22—23天。初生的雏鸟通体被有棕黄色绒羽,头顶部的中央冠纹、耳羽及背部的条纹均为黑褐色,下体淡棕白色,虹膜浅褐色,眼周淡皮黄色,上嘴基部黑褐色,嘴端和脚为肉黄色。体重为21.8 克。

    【濒危等级】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二级

    生效年代: 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易危

    生效年代: 1996

    【濒危因素】

    栖息地破坏:云南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及四川西南部、贵州西部是白腹锦鸡的主要分布区。这些地区人口密集,农耕地的开垦日益扩大,森林面积日趋减少,严重破坏着白腹锦鸡的栖息环境。

    过度捕猎:乱捕滥猎,也使白腹锦鸡的野生资源数量逐年减少。

    作为医药成分被捕猎:中医传统理论认为白腹锦鸡.除去羽毛及内脏、取肉用,有止血解毒的功能。 因此被利用。

    【相关资料】

    白腹锦鸡在我国古代属相当高贵的鸟,在官阶中高居二品官鸟。据说皇后的服装是极品官为凤凰,其余的官服一品官是丹顶鹤,二品官是白腹锦鸡,三品官是绿孔雀,五品官是白鹇,八品官是鹌鹑,都经皇帝敕封,可见白腹锦鸡之地位。

    【药物说明】

    【药 名】:白腹锦鸡

    【来 源】:为雉科动物白腹锦鸡的全体。

    【功 效】:清热解毒、清肠疗痔。

    【主 治】:治疮疡疔疖、痔疮出血。

    【性味归经】:咸,寒。入心、大肠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一15克。

    【动植物资源分布】:地理分布四川西部,贵州西部及云南大部地区。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白腹锦鸡的全体入药。四季均可猎捕,采得后,烧存性,研末。

    【考 证】: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中药化学成分】:肉含蛋白质、肽类、氨基酸、脂肪。

    白腹锦鸡·中药材

    【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拼音名】Bái Fù Jǐn Jī

    【英文名】Lady Amherst pheasant

    【别名】箐鸡肉

    【来源】

    药材基源:为雉科动物白腹锦鸡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rvsolophus amherstiae (Leadubeater)

    【原形态】白腹锦允,雄鸟头顶披以金属绿色的短羽,枕冠狭长,呈紫红色;后颈披心肝一片白色而具蓝和黑色边缘的扇状羽,似披肩一般较长的扇羽具1条与羽缘相平行的蓝黑色横斑;翕和肩羽均呈金属翠绿色;各羽近缘处围以黑纹,羽缘闪鲜绿色;背羽阔宽而呈方形,羽基黑,中部横以绿斑,羽缘以宽阔的棕黄色,这些羽缘大部都显露于外,所以下背几都呈现鲜绿色,腰羽具朱红羽缘;恬上覆羽白缀以蓝黑色斑,末端细长,而呈橙红色。中央尾羽白而具金属蓝黑色横斑,斑间并杂满云石状黑色斜纹;外侧尾羽和内翈呈黑白相杂的云石状,外翈银灰,向外缘转为浓黑褐色,而具蓝色横斑。两翅内侧大都为金属蓝黑色,各羽具黑缘,向外转为浓黑褐色;初级飞羽浅黑褐色,除第1枚外,外缘均为白色,脸和喉黑色,散缀以金属绿色闪点;胸与翕同,绿缘较宽且闪亮;腹和两胁均白,下胁和肛周杂以褐斑;尾下覆羽黑色,先端闪绿而具黑缘。眼周裸出部淡蓝色;嘴灰蓝色;脚灰蓝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常栖息多岩石的山地。出没于多刺灌丛和矮竹间。平时单独或成对活动。秋冬时常结成小群活动。以野果、植物嫩叶及昆虫为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四川西部、贵州西部及云南大部分地区。

    【化学成份】肉含蛋白质(protein),肽类(peptides),氨基酸(amino acid),脂肪(fat)。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心;大肠经

    【功能主治】止血;解毒。主血痔;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烧研,5-10g;作食品。

    【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有止血解毒的功能。主治血痔,痈疮肿毒等症。

    【摘录】《中华本草》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或事物外表美丽,内在却没有真才实学或价值。

详细解释

  • 白腹锦鸡是由“白腹”和“锦鸡”两个词组成的成语。白腹指的是鸡的腹部是白色的,而锦鸡是一种羽毛色彩斑斓的鸡。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外表美丽,但内在却没有真才实学或价值。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白腹锦鸡来形容那些外表光鲜亮丽,但内在空洞、无能力或价值的人或事物。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只注重外表而忽视内在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物品或项目看起来很美好,但实际上没有实质性的内容。

故事起源

  • 白腹锦鸡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传说。相传,在古代有一只白腹锦鸡,它的外表十分美丽,羽毛色彩斑斓,引来了许多人的赞美和羡慕。然而,当人们发现这只锦鸡除了外表漂亮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特殊之处,也不会下蛋,就开始贬低这只锦鸡,认为它只是一个外表空洞的花瓶。

成语结构

  • 白腹锦鸡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词组成,形容一个人或事物的外表美丽,内在却没有真才实学或价值。

例句

  • 1. 这个公司的形象做得很好,但实际上就是个白腹锦鸡,没有实质性的业务。2. 她虽然长得很漂亮,但是只是个白腹锦鸡,没有任何才华。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白腹锦鸡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只锦鸡的腹部是白色的,外表非常美丽,但当你靠近一看,却发现它内在空洞,没有真正的才能或价值。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成语的故事和用法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和提升语言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是个白腹锦鸡,只会打扮,没有真正的本领。2. 初中生:这个手机看起来很高级,但实际上只是个白腹锦鸡,功能很差。3. 高中生:他的外表很帅,但内在却没有真才实学,简直就是个白腹锦鸡。4. 大学生:这个项目的宣传很大,但实际上只是个白腹锦鸡,没有实质性的内容。

拆字解意

白腹锦鸡词语造句